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賴文生)福建省是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近年來,漳州市為了有效推動轄內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致力于打造“田園都市、生態之城”閃亮名片。農發行漳州市分行主動融入“生態漳州”建設,圍繞水環境治理、土地綜合整治、旅游景區提升、城區綠色改造等重點領域,累計授信綠色信貸97.3億元,實現投放32.7億元,充分發揮農發行“綠色銀行”品牌優勢。
水域治理煥發河海生機
“十三五”以來,漳州市以水生態環境改善為核心,堅持污染減排與生態增容兩手發力,開展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全市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大幅提升,市級、縣級建成區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并成功入選全國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圍繞農村污水處理,農發行漳州市分行積極支持薌城、長泰、華安、南靖、漳浦、云霄等多個縣區污水處理項目,新建或修復污水處理站約685座,鋪設污水管網總長約4110千米,最高日污水處理總規模達2.72萬立方米。同時,還支持了東山島海灣生態整治,生態治理讓東山海岸重新綻放碧海風光。近年來,累計授信21.8億元,投放12.7億元支持水環境治理項目,有效推進漳州地區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
土地整治凸顯農村新顏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漳州歷來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當前,漳州正大力實行補充耕地制度,通過實施土地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式,增加有效耕地面積。
今年1-7月,漳州市實現補充耕地面積達5000余畝,位居全省第一。圍繞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發行漳州市分行已投放5.1億元綠色貸款支持平和縣、漳浦縣約1萬余畝土地進行綜合開發整治。通過對低效的園地、農場進行平整、改造,建設成高標準農田,進而規模化種植水稻、蔬菜、水果和養殖等,既補充了耕地,增加耕地的保有量,又促進糧食生產,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改善農業農村生產條件。
景區提升打造生態標簽
旅游產業是綠色信貸重點支持行業。漳州市委、市政府圍繞發展文旅產業出臺了多項措施,先后制定了《漳州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0年)》《漳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發展專項規劃》,把文旅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2022年上半年,漳州27個省級文旅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27.81億元,完成投資額13.72億元。
圍繞旅游景區生態提升,農發行漳州市分行已累計授信9.5億元,投放1.6億元支持南靖土樓景區生態旅游綜合開發。通過景區綠色生態提升,充分挖掘和發揮當地土樓的旅游價值,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城區改造增添盎然綠意
漳州系歷史文化名城,更是生態之城。長期以來,漳州市統籌推進城市內河、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改造和整治,全力建設海綿城市、生態城市,著力提升城區綠色生態顏值。
近年來,農發行漳州市分行累計授信23億元,投放7.3億元支持漳州市區內河水環境綜合整治、龍江歲月二期、龍海中心城區老舊片區改造、漳浦縣府前唐街片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等項目,助力市區、高新區、龍海和漳浦等城區生態修復。通過綠色信貸投放,城市內河水質更清、老城區更綠,城市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責任編輯: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