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四川訊(通訊員 趙安平)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農發行南江縣支行利用企業財務類應收賬款為6戶企業申報8筆項目貸款32.63億元,實現投放11筆,金額19.75億元。審批項目覆蓋PPP、特許經營權、增減掛鉤結余指標交易款等多種類型,項目總投資達67.12億元,預計能夠實現帶動19.89億元周邊投資。
近年來,受疫情沖擊,企業融資難形勢日趨嚴峻,然而擔保措施匱乏成為關鍵因素。為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該支行先行先試,在探索擔保措施方面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該支行運用財務類應收賬款質押的新型擔保方式,嚴把貸前、業務操作、貸后監管三個關口,形成了風險可控、良性運轉、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這是該支行利用全國統一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平臺,找準金融機構覆蓋風險與企業擔保資源的有機結合點,在細分財務類應收賬款的基礎上,根據抵質押物可接受目錄清單兼顧貸款風險,挖掘更多有效資源的成功實踐。不僅有效化解了企業擔保資源不足的問題,而且進一步提高了應收賬款的市場認可度與使用效率。
把好貸前調查關。擔保方式是降低貸款風險的重要手段,該支行在辦理貸款業務中,以落實第一還款來源和創新擔保方式為抓手,探索將財務類應收賬款質押作為擔保方式,以彌補企業第一還款來源不充足的缺口。在貸前調查時,對財務類應收賬款進行有效分類,摸清應收賬款的形成、對象、期限等多種影響因素,合理確定擔保折率,防止無效應收賬款導致資產虛增及擔保能力虛高。
把好業務操作關。該支行在財務類應收賬款貸前調查后,及時與貸款企業簽訂合法、規范的應收賬款質押合同,并增加特別條款,明確風險防范措施。安排信貸工作人員在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質押平臺中登記合法有效的財務類應收賬款合同金額,切實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把好貸后監管關。根據財務類應收賬款動態變化實際,為確保金融機構貸款風險有效覆蓋,該支行建立了常態化的動態監管機制:明確與出質人、借款人三方權利義務,合理設置應收賬款回款專用賬戶,定期與不定期動態監管應收賬款變化情況,防止納入質押范圍內的應收賬款游離于監管范圍之外。
下一步,該支行將繼續發揮好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立足南江縣域金融環境,不斷創新融資擔保方式和渠道,推廣利用全國統一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平臺,為化解融資難題提供智力和金融支持。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