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湖南訊(記者肖瑛 通訊員鄒林成)今年以來,湖南常寧農商銀行緊緊圍繞常寧市委、市政府躋身全省經濟“十強”的戰略部署,聚焦轄內居民生產消費和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持續創新信貸產品、創新工作機制、拓寬服務渠道、深化減費讓利、提升服務質效,全力助推全市營商環境改善優化。
創新機制
精準對接金融需求
建立網格化管理機制。今年年初,常寧農商銀行出臺《貸款網格化營銷管理辦法》,將全市行政村劃分為410個網格,明確網格管理責任到支行、到人,駐村客戶經理聯系方式直接張貼到村部,實現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責在格中。
建立機關人員聯村機制。該行機關人員全面下沉一線,黨委班子帶頭聯村走訪客戶,宣講信貸優惠政策,將信用村建設、不良清收、貸款營銷、賬戶開立、客戶走訪情況納入聯村人員年度考核,切實提升貸款可獲得性和便捷性。
建立客戶名單對接責任機制。今年以來,該行先后與常寧市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按網格管轄權限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市場主體名單劃分至對應支行,實行名單制對接、銷號制管理,明確專人對接服務,上門走訪“問需求、優服務、送資金”。
建立信貸產品創新機制。圍繞常寧種糧大縣、“兩油兩葉”的農業特點,該行大力推廣“惠農擔”,包括“糧食貸”“農機貼息貸”“油茶貸”“生豬貸”等系列特色涉農信貸產品,積極發行鄉村振興卡、“社保貸”“惠民貸”等特色信貸產品。該行還主動對接常寧兩大千億元級重點招商引資產業項目,創新推出“流水貸”“應收賬款質押貸”“存貨質押貸”等信貸產品,向水口山循環工業園企業發放貸款14戶、金額19257萬元,支持了金翼鉛業、玉兔鈦業、德邦生物等一大批小微企業發展;向湘南紡織城園區企業發放貸款5戶、金額3000萬元,支持了帝棉、康杰服飾、千藝紡織等企業的發展壯大。
減費讓利
切實降低融資成本
用足用好貨幣政策工具。該行爭取支農支小再貸款資金3.5億元,爭取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補助資金214.57萬元,支持了塔山東江村山泉水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涉農產業和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大力推廣創業擔保貼息貸款,今年來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戶,貸款金額235萬元。
主動降低貸款利率。該行各項貸款加權利率較去年下降0.35個百分點,直接為貸款客戶減免利息支出近2200萬元。同時,該行先后兩次主動降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利率,首套房住房按揭貸款利率累計下降75個BP,二套房住房按揭貸款利率累計下降43個BP,直接讓利客戶86萬元。
扎實推進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投放。截至10月末,該行已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1045戶,貸款金額5092萬元,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投放占全市總額的100%,有力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
科技賦能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創新信貸服務模式。常寧農商銀行全面推進“三信”建設,在全市所有行政村設立了誠信專員,推行“農戶+村組+鄉鎮+銀行”聯合推薦模式,由村組和鄉鎮向農商銀行推薦信譽良好、有產業、有信貸需求的村民,由聯村客戶經理進行上門辦理,建立快速響應、限時辦結和及時反饋機制,提升村民獲貸效率。
全面推廣線上辦貸平臺。該行以福祥e貸線上辦貸平臺為載體,建立白名單庫,入庫客戶可隨時通過手機銀行進行全天候、全地域線上申貸、辦貸、放貸;大力推行移動辦貸平臺,實現30萬元信用貸款移動辦公和無紙化辦公。截至10月末,移動辦貸平臺惠及客戶4300余戶,發放貸款4億元。
搭建政銀合作平臺。今年以來,常寧農商銀行加快與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協作,推行無紙化、一站式、智能化的“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模式,在營業部試點開辦了抵押登記“一窗辦事”平臺,目前正在加快推進智慧抵押平臺運用推廣,年內有望實現線上抵押辦理全覆蓋。
截至10月末,常寧農商銀行各項貸款余額94.45億元,較年初增加8.66億元,較去年同期多投放5.89億元,其中,涉農貸款較年初增加5.93億元,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3.59億元,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農商銀行力量。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