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孫金霞
本報記者 鄭長靈 通訊員 陳彥冰
作為福州唯一農業政策性銀行,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自成立以來,始終把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職責和根本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該行深入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累計投放涉糧貸款超過800億元,支持田間到餐桌、生產到流通領域的糧棉油全產業鏈發展。
因地制宜保障食物生產鏈
“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種子雖小,卻是事關中國飯碗、保障糧食安全的“國之大者”。福州的瑯岐島現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一期工程曾被列為1995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首要項目,近三十年的種業振興行動,造就了打造“立足福州、面向全省、輻射全國”的“種業硅谷”,在農發行的信貸支持下,瑯岐現代農業示范區提升改造建設項目正加速建造。
2024年,福州市糧食種植面積8.73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06萬公頃;糧食產量49.63萬噸,比上年增加0.26萬噸,增長0.5%。糧食增產增收,離不開耕地質量的提升。2022年以來,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聚焦“農地提升”,服務“兩藏”戰略,緊緊圍繞福州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規劃,積極投身耕地保護“保量提質”專項行動,累計投放政策性信貸資金7.55億元,支持福州市縣域共計89萬畝農地復墾、改造提升,新增耕地33萬畝,實現耕地數量、質量雙提升,讓每一寸耕地成為豐收沃土。
立足本土暢通食物供銷鏈
福州耕地量少、人口密集,是典型的糧食主銷區。端牢主銷區人民飯碗,不但要從生產端發力,更要從保障糧食足額供給、產銷銜接出發。
“長期以來,我們立足于福州本土市場,將保護糧食安全作為立行之本,為福建省及福州市糧食購銷儲提供資金供應,確保儲備糧‘儲足貸夠’。”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客戶部負責糧棉油產業業務的客戶經理說。
“引糧入閩”離不開國有糧食企業“穩定器”作用。立足本土資源,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相繼支持福建省國資糧食發展、省福農農資集團、華閩集團等公司“菜籃子”業務拓展,服務本地優質食品加工民企開展市場化糧食進口業務,打通了多層次的糧食產銷合作渠道,穩定了重要農產品安全供給。
發揮優勢服務食物加工鏈
“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深海優港,正是福州的優勢所在。
在福清元洪投資區,從投資區的產業集群到產業園的配套升級,再到中國、印度尼西亞“兩國雙園”的走向世界,背后是農發行始終如一、久久為功的金融支持。
從“一條魚、一塊肉、一粒果、一桶油、一袋米”入手,構筑食品行業儲運、加工、展示、體驗、交易及結算的一條龍產業鏈。多年來,超20億元政策性流動資金貸款為園區涉糧民企經濟蓬勃發展注入動能。
與此同時,自2019年起,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累計向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放資金16.63億元,支持元洪國際食品展示交易中心、福清元洪投資區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等。
“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在連江粗蘆島,全國第三個、全省唯一的遠洋漁業基地——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正拔節生長。深耕福州“海上糧倉”,向港口聚食物、向近海要食物、也向遠海探食物,遠洋漁業基地的建設讓百姓餐桌的海鮮“鮮上加鮮”。近年來,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已陸續向連江粗蘆島遠洋漁業基地水產品交易中心項目投放資金超3000萬元,讓海洋漁業由近海牧漁走向深藍大海,加速推動粗蘆島“一區兩基地三高地”建設崛起。
立足新發展階段,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將樹牢大農業觀,踐行“大食物觀”,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職能作用,以“金”護“糧”,點“食”成“金”,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為服務福州市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 田冬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