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孫金霞
本報記者 曹沛原
近年來,湖北大冶農商銀行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因地制宜開展產品和模式創新,持續助力特色產業發展,讓“土特產”成為富民增收的“金招牌”。截至目前,該行涉農貸款余額94.53億元,比年初凈增6.43億元。
豐富涉農產品
破解“三農”融資痛點
即將進入葡萄成熟季,在大冶市陽光綠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葡萄種植大棚里,葡萄架排列整齊,一串串沉甸甸、顆粒飽滿、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藤架。“我們這葡萄園能有今天的規模,離不開你們農商銀行的鼎力支持。”該合作社負責人一邊修剪樹枝,一邊對前來回訪的大冶農商銀行工作人員說。
2012年,大冶市陽光綠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在大冶市羅橋街道王家莊村流轉100畝土地,開始了特色農業種植之路,種植品種主要以葡萄為主。隨著葡萄園知名度的打響和市場銷售的走俏,果園種植規模化發展、老舊大棚改造升級等環節需要大量資金。
“我們在普惠金融對接走訪中了解到企業需求后,針對農業種植投入高且普遍缺少抵質押物的情況,積極引入湖北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進行擔保授信,成功為該合作社發放‘農擔貸’100萬元,有效解決了客戶農業經營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難題。”大冶農商銀行羅橋支行工作人員介紹說。
經過幾年發展,葡萄園的種植規模已擴大到600畝,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就業,人均每年可增收10000元左右,“小葡萄”逐漸變成“大產業”。截至目前,大冶農商銀行已累計向全市茶葉、葡萄、柑橘等特色種植產業投放貸款2.3億元,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突出地域特色
賦能鄉村產業振興
“真心感謝農商銀行為我解決燃眉之急,在銀行申請信用貸款原來是我們農戶一直不敢想的事,沒想到農商銀行讓我‘夢想成真’了。”在大冶市保安鎮沼山村桃園,低矮粗壯的桃樹上,一個個“狗血桃”掛滿枝頭,負責人陳先生高興地說。
六年前,剛過而立之年的陳先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回到家鄉流轉荒山荒地種植“狗血桃”。經過六年的苦心經營,合作社的種植規模由最初的數十畝逐漸發展到50畝。日子越過越好,陳先生有了擴大種植規模的打算,但苦于流動資金不足。恰逢大冶農商銀行保安支行開展“六訪六增”活動時獲知客戶資金需求,上門了解客戶經營情況,運用“一鍵式”提款的“301”貸款服務模式,當天成功為其發放“農e貸”20萬元,及時解決了客戶的燃眉之急。
據了解,“狗血桃”是保安鎮的特產,全鎮有12個村近4000農戶種植“狗血桃”樹,種植面積近萬畝。為擦亮“狗血桃”“土特產”金字招牌,近三年來,該行累計向當地38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112筆、金額6800萬元,以強有力的信貸資金投放,助力當地農產品走向國內大市場。
精準金融支持
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盛夏時節,走進位于大冶市金牛鎮胡勝村的湖北楊越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楊越山莊生態園”),漫山遍野的梨樹映入眼簾。果林兩旁的路邊,停滿前來收購翠冠梨的車輛,果農們正在林里采摘翠冠梨,到處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楊越山莊生態園成立于2017年,占地總面積1400余畝,其中翠冠梨種植面積500畝,年產量可達40余萬斤,是當地翠冠梨規模化種植龍頭企業。然而,在三年前,該生態園還深受發展資金不足的困擾。
“2021年,由于生態園擴大種植規模,導致資金周轉困難,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也正是在這一年,大冶農商銀行主動伸出援手,及時向我們發放貸款,還把利率降到最低。”提到農商銀行,楊越山莊生態園負責人楊先生感激地說,三年來,大冶農商銀行累計為該企業投放信貸資金300余萬元。
企業不斷發展,老百姓跟著受益。楊越山莊生態園種植的500畝翠冠梨已經進入采收高峰期,大量的用工需求吸引了周邊近百名農戶在家門口務工就業,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實現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在大冶市大大小小的鄉村里,像楊先生這樣有底氣發展鄉村產業的“新農人”還有很多。近年來,大冶農商銀行積極探索以金融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持續推動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進一步延伸了普惠金融服務觸角,有效地支持了農民增收、農業增產。截至目前,該行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54.87億元,較年初凈增7.28億元,增幅15.30%。(通訊員劉恒長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