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孫金霞
本報記者 余連斌
八月初,四川進入“炙烤模式”,在南充市儀隴縣觀紫鎮楊柳村,連片的稻田綠意盎然,稻穗飽滿。“看,這就是我們打造‘天府糧倉’丘區樣板的核心區之一,在農發行信貸資金支持下,今年我們項目區內的稻谷又將獲得大豐收。”四川豐禾德懋現代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項目負責人胡俊指著眼前一大片稻田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道。
胡俊所說的打造“天府糧倉”丘區樣板是近年來儀隴縣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硬核舉措,旨在通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為“德鄉儀隴”群眾“跑步”進入農業現代化探新路、作表率。農發行儀隴縣支行勇于擔當,積極支持該項目建設,近兩年先后授信超11億元,為項目建設注入了充足的金融活水。
儀隴縣馬鞍鎮金山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農發行儀隴縣支行供圖
儀隴縣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處川東北低山與川中丘陵過渡地帶,因誕生了朱德總司令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張思德而被稱為“兩德故里”和“德鄉儀隴”。作為丘區農業大縣,該縣長期面臨地勢不平整、水系不配套、農村空心化等現實難題。怎樣突破瓶頸?對此,該縣謀定而動,決心走出一條“耕地有保障、質量有提升、糧食有人種、產量有增加、生產有配套、宜機有條件、產出有效益、農民有實惠”的丘區農業現代化之路,全力打造“天府糧倉”丘區樣板。
為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資金難題,農發行儀隴縣支行主動開展融資融智服務,并及時組建工作專班,指定專人,落實專責,制定專案,為項目貸款提供保姆式服務。近兩年來,該支行先后授信超11億元,支持修建高標準農田和進行土地整治17萬畝,幫助龍頭企業購置大型農業機械400多臺(套)開展社會化服務,助推全縣主要農作物耕種防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6.09%。
“我縣工業不發達,打造‘天府糧倉’丘區樣板需要美‘面子’,更要重‘里子’,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感謝農發行解決了我們的資金難題。”儀隴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前不久,我縣獲得了2023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這也有農發行的功勞,今后,我們將繼續深化與農發行的合作,盡快使項目完工,為‘德鄉儀隴’百姓打造好宜居宜業的‘棲居地’,引導更多創業者來儀隴織夢、圓夢。”
“打造‘天府糧倉’丘區樣板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夯實基礎與科技加持雙向奔赴,因此,我們儀隴縣支行注重多角度、全方位支持,近年來先后上報了土地規模化經營、農業科技、農業產業化等一系列中長期貸款,破解了項目‘成長的煩惱’。”農發行儀隴縣支行主要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下一步,該支行將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及時投放資金,幫助項目積蓄“發展的優勢”,為推動儀隴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貢獻農發行力量。(通訊員鄧權、李維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