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孫金霞
本報記者 余連斌 通訊員 楊尚霖 肖東紅
農發行四川梓潼縣支行緊緊圍繞“六大領域”和“四個銀行”品牌建設,全面踐行“支農為國、立行為民”職責使命,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十四五”以來,該支行累計投放各類貸款超38億元,農發基礎設施基金3億元,執政策性金融之“筆”,以“黨建紅”“生態綠”“產業金”三色墨,繪就梓潼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以“紅色墨”繪就“兩彈精神”文化鄉村畫卷
“文昌發祥地、中國兩彈城”是梓潼縣的兩張名片,隨著航天科技館、三線博物館的正式開放,各地到梓潼“兩彈城”參觀學習的家長學生絡繹不絕。
“十四五”以來,該支行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文旅興縣”部署,以“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為切入點,深挖活用“兩彈”紅色文化資源,充分發掘和保護歷史文化遺跡,持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該支行創新“紅色研學+農耕休閑體驗”旅游新業態,累計獲批貸款近18億元支持兩彈城紅色旅游研學營地、兩彈紅色記憶體驗營地建設等項目,建成集歷史遺跡、紅色教育、文化培訓及田園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兩彈一星”紅色文化基地,充分發揮紅色引領的富民效應。
以“綠色墨”繪就“綠水青山”生態鄉村畫卷
梓潼縣“東依梓林,西枕潼水”,是千年古蜀道翠云廊的起點,綠色發展底蘊濃厚。“十四五”以來,該支行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梓潼縣“供水網、灌溉網、防洪網、生態網”建設,積極發揮“水利銀行”功能,投放1.1億元資金支持梓江沿岸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持續推進水環境、水災害綜合治理。
該支行積極打造“綠色銀行”品牌,以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為重點,全力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投放10.5億元資金支持梓潼縣城鎮再生水利用及雨污分流改造項目、梓潼縣生活垃圾分類及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等,建設農村垃圾回收點3000余個,污水管網覆蓋15個鄉鎮,實現梓潼縣農村人居環境從“干凈、整治、有序”向“整治、優美、宜居”的跨越轉變。
以“金色墨”繪就“稻梁豐碩”富饒鄉村畫卷
梓潼自古有“五谷皆宜之鄉,林蠶豐茂千里”的美稱,又是國家級首批水稻制種基地縣。“十四五”以來,該支行深入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緊緊圍繞土地做文章,聚焦“建設全國優質生態綠色產品供給地”目標,創新“農地+”金融服務模式,支持梓潼縣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大縣示范基地項目、梓潼縣高標準農田及優質糧油基地等項目,累計獲批貸款近20億元,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超30萬畝。
同時,該支行創新“基金+貸款”模式,投放6億元大力支持武都飲水引灌區配套農渠171條、611公里,實現骨干水網和末級渠系暢聯暢通,通過新建蓄水池和排灌渠建設、整治機耕道,進一步改善農田灌溉及耕作條件,為當地農業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夯實基礎,在農民家門口架起致富橋梁,為梓潼農業產業發展“強筋壯骨”。
下一步,農發行梓潼縣支行將繼續圍繞“糧食銀行”“農地銀行”“水利銀行”“綠色銀行”四大特色品牌,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銀行支農職能,持續不斷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源源不斷為梓潼加快“四地建設”注入金融活水。
(編輯 田冬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