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當第一縷晨光輕撫福清的海岸線,粼粼波光中映照出的是“鰻魚之鄉”的希望與夢想;夜幕下的燈火通明見證著無數創業者不眠不休的努力,這里是石獅“電商之都”;而惠安的“雕藝之城”里,則回蕩著匠人們與石頭對話的聲音……
在八閩大地的廣袤縣域,每一個故事都見證著農行福建省分行的精耕細作,將一個個特色產業推向全國乃至世界舞臺,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共同編織了一幅縣域經濟“百花齊放”新畫卷。
助力“鰻魚”暢銷全球
福清是中國鰻魚之鄉,海域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僅鰻魚年養殖量就高達4000噸。近年來,福清市聚焦鰻魚產業發展,不斷延伸養殖、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加速形成鰻魚產業集群,鰻魚產品熱銷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以前我們想要擴大養殖規模,提升養殖智能化水平,總是擔心沒有足夠的資金。現在好了,農行給了我們實實在在的支持。”當地鰻魚養殖戶李伯欽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感慨道。
針對當地鰻魚養殖的特色產業,農行福清支行提供“抵押+信用”信貸模式支持農戶貸款業務。
“這一模式能有效解決養殖戶‘擔保難’的問題,為養殖戶提供了靈活的資金支持,助力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現代智慧鰻魚養殖基地建設。”農行福清支行副行長劉文豪告訴記者。
此時,李伯欽站在自家鰻魚養殖場旁,望著遠處的海面,心中涌動著復雜的情感。他仍舊記得當年引進國外養鰻技術時的情景。
“那時,我們還不知道如何應對水溫變化,只能依靠經驗和直覺。而現在,得益于農行的資金支持升級智能化養殖系統,我可以隨時查看水溫、水質和氧氣含量等重要指標,并實現自動調節。”李伯欽表示,“有了這些高科技設備,我們的鰻魚才能長得這么好。”
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末,農行福清支行已經為當地近1500戶水產養殖戶提供了約4億元的授信額度,有力緩解了養殖過程中遇到的資金難題。
助推電商“出圈”
近年來,石獅市積極打造“超千億規模的電商網紅區域中心”,實現縣域經濟的差異化“出圈”。石獅青創城服裝批發市場作為新型“市場+平臺+直播+供應鏈”互聯網電商批發市場,共有700多家檔口,目前已與國內外多家知名電商平臺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為石獅服裝產業搭建電商服務橋梁。
農行石獅支行積極對接新興業態,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支持電商企業發展。截至目前,石獅支行已為青創城批發市場多家商戶辦理了聚合碼、POS機,進一步提供便捷高效的個體化支付結算服務。
農行石獅支行客戶經理到電商商戶宣傳個性化金融服務 農行福建省分行供圖
經過銀企雙方有效對接,農行石獅支行為青創網電商平臺上線綜合收銀臺業務,為青創城服裝批發市場線下檔口入駐商戶提供智慧收銀系統,包括收銀結算、進銷存、商品管理、價格管理等功能。
賦能“雕藝”點石成金
在被譽為“世界石雕之都”的福建泉州惠安縣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惠安的石雕匠人用心與石頭對話,傾注匠心與情感,使那些原本沉默不起眼的石頭,奏響了動人心弦的樂章。
惠安石雕承載著惠安人民世代相傳的智慧與創造力,其歷史悠長,文化底蘊深厚,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惠安縣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雕藝產業集聚地,憑借其龐大的產業規模、精湛的工藝水平和強大的生產加工能力,被譽為“雕藝之鄉”。
“我們專門組建了‘農銀興農耕耘隊’和‘農銀漁村宣傳隊’,通過開展‘金融服務進企業、進鄉村’系列活動,深入石雕行業,主動上門了解企業發展規劃及金融需求,并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應貸盡貸’,助力眾多石雕廠家擴大規模、革新發展。”農行惠安支行副行長張榮河告訴記者。
農行惠安支行始終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作為主責主業,以更專業、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賦能惠安石雕“點石成金”。
(編輯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