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海邊的風車向千家萬戶輸送著清潔能源,黃河岸邊鹽堿地中的玉米莖稈挺拔,海域灘涂上一排排光伏電板整齊排列……一幅幅展現美麗齊魯、美好生活的畫卷,正在齊魯大地徐徐展開。這背后,離不開農業銀行的金融助力。
在威海乳山沿海海域,一排排整齊的“大風車”——海上風力發電機,正有條不紊地為百姓生活和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威海乳山市海域風能資源豐富,具備海上風能發電優勢。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基地U場址450MW項目一期、二期,將建在乳山南側海域。今年以來,在農業銀行省市支行三級聯動下,農業銀行威海分行已累計為該項目投放貸款15.4億元。
“我們兩期項目總投資105.16億元,計劃建設單機容量8.5MW的風電機組106臺,總裝機規模達901MW。風電場建成后,預計項目投運后年均發電量26.79億千瓦時,每年等效滿負荷發電5947小時,可節約標煤約40.6萬噸。”該項目負責人王磊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綠色是農行的底色。近年來,農行山東省分行深入實施綠色金融戰略,加快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聚力服務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2021年7月,中國農業銀行與山東省政府聯合成立綠色金融研究院,并在農行山東省分行設立綠色金融創新實驗室,成功探索了基于“綠色共建”的銀政合作新模式。
“三年來,我行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常態化加強與省委金融辦、研究院各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溝通協作,主動參與山東省綠色金融政策咨詢、標準制定、課題研究等工作,打造了服務山東綠色發展的高端智庫。”農行山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該分行對內優化組織架構,在系統內和可比同業中率先設立綠色金融創新部,成立綠色金融/碳達峰碳中和委員會,加強綠色金融工作的統籌規劃與組織領導。完善制度建設,通過實施差異化政策、考核激勵引導、規模保障、利率授權及經濟資本優惠等手段,引導信貸資源向綠色信貸客戶和項目傾斜。
同時,農行山東省分行結合山東特色優勢產業和轉型發展實際需要,創新推出“生態保護貸”“黃河系列貸”等專項信貸產品,先后創新開辦了新能源補貼質押貸、海洋碳匯質押貸等產品。該分行還創設系統內首筆創新型綠色碳中和理財融資工具和可持續發展掛鉤銀團貸款,并實現了業務成功落地;發行全省首單民營企業綠色債券,助力傳統行業民營企業循環發展、綠色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在“雙碳”背景下,我行綠色金融大文章中的數據必將更加靚麗、內容更加豐富、色彩更加斑斕。”上述農行山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農行山東省分行綠色信貸余額2174億元,較年初增加640億元,增速達41.7%。
(通訊員郇長亮、李湘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