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通訊員 孫敏
八月的“秋老虎”讓四川崇州市仍然炙熱如烤,68歲的舒大嬸拿著一把平時常用的竹篾扇上了一輛小貨車,車箱里裝滿了她的家當。
車子啟動時,她再次揮手和老鄰居們告別時說道:“等你們收拾好了,都搬到鎮上去,我們一起打牌吃飯,到時候把孫兒送到隔壁幼兒園。”
這里是崇州市大劃街道大有社區,西面毗鄰文井江。舒大嬸和鄰居們的生活大抵相似,年輕人外出打工,兩位老人帶著孫子居住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農房里,家里的宅基地和房屋利用率低,因疏于管理而日趨荒廢破敗。
崇州市政府把聚焦“集體經濟組織+”運營模式作為主攻方向和著力點,通過探索集體土地有償騰退等方式,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以鄉鎮或村為單位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以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為載體,騰挪空間用于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
農發行四川省分行攜手崇州市政府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在域內落地,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經騰退入市后的土地可用于打造產業園等,一方面可增加勞動崗位、穩定就業,另一方面可為崇州市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提供用地空間,緩解城市發展帶來的用地矛盾,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農發行四川省分行審批9億元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項目)貸款,助力崇州市政府在大劃街道實施集體土地騰退,截至目前已投放貸款6.18億元,對大劃街道德壽社區、白果社區、劃石社區、大有社區約1657戶共5467人進行騰退補償,騰退后產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約2079.56畝。騰退后的指標,將對應土地利用規劃和村莊規劃,按照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將農戶手中多年的“死資源”演變為“活資產”。
該項目通過整合資源,強化舉措,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以加強優化村莊規劃管理為引領,推動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生態宜居的村莊建設格局。項目建成后,將發展壯大村社集體經濟,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增加當地農民經濟收入。該項目不僅是崇州市政府貫徹落實國土空間整治的生動案例,也是“千萬工程”在崇州市的重要實踐。
(編輯 汪世軍 孫倩)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