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劉媛媛
本報記者 田耿文
“多虧咱東營農商銀行大力支持,前后不到一周時間,我就申請到200萬元貸款額度。有了資金,今年秋糧收購特別有底氣。”山東東營河口街道中夾村農民合作社的收糧大戶劉師傅,最近在順利獲得農商銀行貸款資金支持后,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道。
劉師傅從事糧食收購已十余年。眼下正是秋糧收獲上市的季節,也是他急需資金的時候。
“剛收獲的玉米由于含水分高,很容易變質,需要及時進行晾曬處理,后續還需要去皮、脫粒以及簡單加工運輸,我就想著再購買相應的大型機器設備。但購買一臺大型農用專用設備,動輒就要幾十萬元,這可讓我作了難。”劉師傅說。
東營農商銀行河口支行客戶經理在駐村辦公過程中,得知劉師傅有資金需求后,第一時間上門走訪核實,并幫他制定精準的信貸資金支持服務方案。很快,資金就到了劉師傅的賬上。
“以前種地靠經驗,現在不一樣了,種地要靠科學技術。為加快糧食收購進度,我這幾天又購置了鏟車、脫粒機,還修建一個小型晾曬場,真正實現了從作坊式收購到收糧大戶的轉變,往后的日子只會越過越好。”劉師傅很開心,笑著分享他的發展成果。
豐收季節,東營農商銀行客戶經理與糧農共享豐收的喜悅 東營農商銀行供圖
“支持秋糧收購是我行的一項重要工作,我行結合秋收用款時間集中的特點,通過備足資金、優化流程、上門服務等措施,為收糧客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真正做到‘錢等糧’‘糧歸倉’,保障轄內秋收工作順利進行。”東營農商銀行河口支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東營市河口區從曾經的鹽田變成如今的糧田,從能打糧到創高產糧,如今,在河口區的鄉村田間,收割機轟隆隆駛過,一排排玉米不斷卷入倉內,經過切稈、剝皮等,金黃色的玉米棒順著出倉口傾瀉而下,這是大地豐收的場景、和美鄉村的盛景。
金秋豐產的背后,離不開東營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們走村串戶提供金融服務的身影,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截至目前,東營農商銀行河口支行已累計為糧食購銷行業客戶授信30余戶、金額1500余萬元。
(通訊員李金明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