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看,發展綠色金融已經在政策上達成共識。”近日,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出席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周年慶時,表達了他對于綠色金融的看法。
馬駿指出,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明確提出要構建我國的綠色金融體系。2016年8月,七部委發出了有關綠色金融的指導意見,形成了具體內容。“這些中央層面的文件,標志著綠色金融已經形成國家戰略,有具體的部署內容。”他表示。
從國際上看,二十國集團各成員國也已達成共識。從2016年9月杭州峰會的結果可以看出,G20成員國有心推動綠色金融繼續發展,而《巴黎協定》也是其中的重要助推力量。
“政策層面的共識,并不能保證它一定會順利落地,更艱巨的工作是各個層次的能力建設,包括在政府機關里如何來推動一些政策的形成和落地,在金融機構中如何推動產品、工具、方法等落地,還有在人才培養這一環節,教育機構需要發揮何種作用?”馬駿認為,上述事項都是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
提到綠色金融發展的方法和工具,馬駿以G20為例做了進一步闡釋。
今年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主推的事務與“環境風險分析”有關,而環境風險分析就是一種工具。比如,金融機構如何通過壓力測試,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來研究某個機構如何避免更多的高碳風險,以及如何減少污染性資產等。
產品開發的能力建設也是方法之一。該領域更多的是銀行、保險、證券等公司需要設計不同種類的綠色金融產品。如何設計出較好的產品,使得客戶在成功融資后繼續下一個項目,是產品開發比較的核心問題,也是一些機構需要著重培養的能力。
馬駿還強調,綠色金融想要做到有效的推廣應用,人才培養至關重要。“我們接觸過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員,他們熱切地希望獲得在能力建設方面的幫助,也表明了對人才的高度需求。目前來看,很多綠色金融產品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金融機構,這些產品在這些機構的總部得到開發和推廣,但在地方的推廣和應用仍較為有限。也正因此,綠色金融人才在整個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表示。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