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北銀監局局長賴秀福在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對金融服務如何助力鄉村振興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建議在全國層面推廣湖北網格服務的普惠金融模式,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充分共享地方政府信息,強化機構、人員和信息對接,建立健全農村農戶信用體系,將金融服務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增強農村金融服務的便利性與可得性。”
據了解,湖北銀監局是在2015年初提出“金融服務網格化”戰略的,該戰略通過推動銀行與地方政府綜治辦合作,對接政府社會綜治信息平臺,將鄉鎮、街道、社區、村組劃分成若干網格,建設工作站,配備網格員,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對網格內的居民、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回想起“金融服務網格化”推行之初,賴秀福說:“湖北省聯社是第一個積極響應的。通過半年的嘗試,湖北省聯社在推進普惠金融服務的過程中也迎來了回報:一是鞏固了客戶基礎,提高了服務覆蓋面;二是鞏固了客戶關系,增加了存款來源;三是鞏固了風險防控,實現了合理收益和業務健康發展。
“通過對接政府社會綜治信息平臺,我們把那些‘沉睡’的信息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所需要的信息進行整合,解決了我們在農村地區信息瓶頸的問題,同時大大降低了獲客成本。”賴秀福說。
據他介紹,截至2017年底,湖北全省共建立普惠金融網格化工作站3.23萬個,其中,有2.16萬個在鄉村。服務“三農”、小微企業和城鎮低收入居民共114萬戶,發放貸款1302.8億元,不良率不到1%。
賴秀福認為,應該從四個方面來進一步完善政策性擔保和風險補償機制。
一是建立健全政策性擔保體系。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推動成立政策性擔保公司,強化分險增信功能,支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在法規允許、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擔保放大倍數,通過財政擔保費率補助和以獎代補等,使農業主體獲得低費率甚至零費率的融資擔保服務,建立政府、銀行、融資擔保機構共同參與、合理分擔風險的可持續合作模式。
二是創新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建議成立由省級政府牽頭,社會各界資本共同參與的支持鄉村振興專項基金,對貸款損失按一定比例進行風險分擔。同時,進一步發揮農業保險作用,提高風險緩釋能力,有效解決農村金融服務風險防控能力不足的問題。
三是建立鄉村振興涉農資金整合長效機制。建議整合財政、扶貧、農業開發教育、水利、交通、國土等資金統一集中使用,撬動更多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鄉村振興,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
四是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建議財稅部門對農村金融機構發放的涉農貸款利息收入實行所得稅和增值稅優惠,并給予一定的財政貼息。
賴秀福表示,對于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特別是精準扶貧中產生的不良貸款,應允許銀行機構在貸款核銷時直接從存款準備金中扣減。“對于考核評估達到一定等級或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信貸投放金額和戶數達到一定規模的銀行機構,還應予以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等優惠政策,從而對銀行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正向激勵。”
在金融基礎設施方面,賴秀福建議,要完善農村土地抵質押機制,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等要求,加快建立農村土地財產確權、頒證、評估、流通機制,支持銀行業機構圍繞“三權分置”開展抵質押貸款創新,激活農村“沉睡資本”,著力解決“三農”抵押擔保難題。同時,進一步完善支付結算體系,依托互聯網下鄉、金融服務產品下鄉、電商下鄉的發展大勢,鼓勵銀行業機構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向貧困地區、偏遠農村滲透,實現支付結算等基礎設施全覆蓋。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