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保險領域消費者保護工作也頻頻被提及。2018年全國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監管系統共接收處理保險消費投訴9.3萬余件。其中,違法違規投訴的占2.27%,保險合同糾紛投訴的占97.73%。
值得關注的是,在撬動社會資金有效化解農業經營風險、支持農業生產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績的農業保險也屢見違規操作。部分保險公司在承保方面虛構保險標的、虛構承保資料、虛增承保數量,未執行承保到戶;理賠方面協議賠付、平均賠付、甚至制作虛假賠案、故意擴大理賠金額;支付賠款的實際接收人與被保險人不符,農戶收到的賠款金額小于公司支付賠款金額等違規操作時有發生,在局部地區造成了一些不良現象。數據顯示,2017年,農業保險投訴802件,同比增長40.7%。
雖然農險投訴數量并不驚人,但應該意識到,目前我國仍處于農業保險的起步階段,存在保險覆蓋率較低、農戶維權意識較差、維權發聲渠道較窄等現狀,這正好解釋了農險投訴占保險消費投訴總量極小部分的原因。鑒于農業抗風險能力較低,農民容易因災致貧、返貧的特點,要認識到,防范農險承保、理賠、財務等方面的合規風險,以及惠農政策落地,對于推動鄉村振興起著重要作用。
事實上,保險監管部門及業界近年來對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視程度日漸加深。
在監管體系建設方面,先后出臺以《關于加強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為統領的各類規范性文件20余項,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體系初步建立。去年,推出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制度,深化保險小額理賠管理制度,啟動保險服務標準化,完善投訴考評等,深化保險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在保護機制方面,保險消費者維權熱線12378以及保監局局長接待日和保險機構總經理接待日等制度的執行,暢通了保險消費糾紛化解渠道。
目前來看,這些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數據顯示,2017年,12378熱線接聽消費者來電共計69.69萬個,全國各地保險糾紛調解組織累計成功調解案件15萬余件。
然而,也應該注意到,監管體系和保護機制的完善固然可以發揮監管和事后督促整改的威懾力,但要推動保險行業的合規、健康發展,歸根結底需要保險企業練好內功,在加強自律和內控管理的同時,創新優質險種,提高服務品質和客戶讓渡價值。
尤其在農險領域,保險公司應進一步在“擴面、增品、提標”上下功夫,覆蓋農業生產的物化成本,提高農戶的參保積極性,加大對理賠的關注和監督力度。同時,保險公司也應當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短信等多種方式,廣泛公示農業保險政策和農業保險承保、理賠信息,保障農戶知情權。只有提升客戶的滿意度,才能推動保險行業合規、健康發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