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培訓班暨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現場會表示:“要抓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張桃林表示,我國城鄉之間資源要素流動不平衡導致的農村空心化和“誰來種地”問題依然很突出,并嚴重制約著鄉村振興。新型職業農民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是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基礎和核心骨干,對于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帶動小農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迫切要求。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在這方面我國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處于開局起步階段,困難與挑戰仍然十分艱巨。”張桃林指出。對此,他認為,一要精準培育對象,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和摸底調查,圍繞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制訂規劃計劃,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庫,遴選有意愿、需求、基礎的農民參加培育;二是精選培訓機構,統籌利用好涉農院校、農業科研院所等各類資源,形成合力;三要精心組織實施,堅持分類施策和因材施教,部省兩級重點組織實施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等示范培訓和師資培訓,市縣兩級按產業類型組建培訓班,統籌開展各類職業農民培訓。
據了解,截至2017年底,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體規模突破1500萬人。2018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補助資金20億元,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根據鄉村振興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分層分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以上。
為抓好2018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張桃林提出:“要從政府和市場兩個方面強化統籌、協同推進,強化重點引領,發揮示范效應,并分類推進職業農民隊伍管理,支持各地開展分級認定,鼓勵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要強化考核評價,落實績效考評各項工作要求,以培育對象滿意度為核心指標,以第三方評價為形式,以信息化為手段,明確考核內容和方式,對所有培訓教師、培訓班組織和學員滿意度實行線上考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