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陳文輝日前在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今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這40年來,中國金融業不斷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現在,我們又迎來了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打造開放型經濟體的新時期。”
過去40年,金融對外開放全面提升了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水平和金融機構的競爭力。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金融機構體系不斷健全;銀行保險機構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顯著增強;金融監管框架不斷完善,監管有效性不斷提升。與此同時,銀行業保險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融入全球化進程加快。
陳文輝表示,銀保監會近期已推出一系列對外開放舉措,并積極推進各項開放措施盡早落地。
一是放寬外資投資和設立機構條件。確保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鼓勵銀行業和保險業機構引進境外專業投資者。允許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同時設有子行和分行,以及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外資保險機構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的要求。
二是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經營空間。取消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等待期,支持外國銀行分行從事政府債券相關業務,放寬外國銀行分行從事人民幣零售存款要求,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
三是優化外資機構監管規則。對外國銀行境內分行實施合并考核,調整外國銀行分行營運資金管理要求。
陳文輝透露,為確保上述對外開放措施及早落地,中國銀保監會正在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配套制度建設,同時也在同步受理對接各項開放措施的準入申請。
“近期,已有一些外資金融機構表達了在華新設機構或增持股權的意向,我們將根據既定的開放方案做好政策和準入輔導,推動一批對外開放舉措適時落地。”陳文輝說。
對于業界和公眾關注的開放的潛在風險,陳文輝強調,外資的進入不僅帶來了新的產品服務和經營理念,還“以外促內”,促進中資銀行和保險機構在公司治理、業務經營、風險管理等多方面有顯著地提升,帶來了中國銀行業和保險行業整體的長足發展。只要管控得當,對外開放對中國的好處遠遠大于風險。
“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引入‘活水’,也要過濾‘污水’,引入的外資機構必須具備優秀的專業能力、充足的資本實力,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的溝通。”陳文輝介紹,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銀保監會將把握三個原則。
具體而言,一是要把握擴大開放和防范風險平衡的原則,完善監管規章及配套制度建設。據陳文輝透露,當前銀保監會正在進一步修訂完善《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及相關配套制度,并在加緊制定出臺關于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保險代理人等一系列新的監管配套制度。同時,我國正在自主推進的保險監管制度體系———償二代建設。此外,金融監管法規也將和國家經濟安全制度做好銜接,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做好配套制度建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二是堅持穩妥有序、平等互利。陳文輝認為,金融對外開放部分措施可以先試點再推開,同時,我國對外開放還必須要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那些贊同開放、支持合作的國家和地區就能從中國乃至全球金融開放的成果中受益,那些懼怕開放、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和地區,只看重短期的收益,長期的競爭力一定會受損。”陳文輝說。
三是要補齊監管短板,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陳文輝表示,銀保監會將始終堅持“監管姓監”,堅持“嚴”字當先,堅持嚴罰重處,始終保持整治銀行保險亂象的高壓態勢,為對外開放保駕護航。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