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抓緊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
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我國農村的情況千差萬別,各地發展的基礎不盡相同,推進鄉村振興要求各地政府科學地把握當地差異和特點,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各美其美。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河北、河南、山東、福建、內蒙古在內的12個省區市已發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安排。省級層面的“規劃先行”,讓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因地制宜地進一步落地。
事實證明,要探索適合各地實際的振興路徑,防止“一刀切”,各地需要注重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在保證糧食安全、提升產業效益、保護生態環境、整治農村環境、培育新型市場主體、合理配置資源要素、創新鄉村治理、設計農村經濟體制等方面進行理性選擇。
以山東省為例,改革開放以來,以地方優勢為依托的山東創造了不少農村改革發展經驗,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經營就出自諸城、濰坊,形成了“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過去5年,山東省貧困發生率由7.2%下降到0.3%。這正是探索富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發展實際,從而推動鄉村振興的優質案例,值得參考借鑒。
值得一提的是,縣域處在鄉村振興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因此,編制好縣域鄉村振興規劃,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和關鍵,又是有力有效的工作抓手。
鄉村振興涉及產業發展、生態保護、鄉村治理、文化建設、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縣域一級對上述方面均有深入了解,有利于制定協調各方的政策措施,更能高效統領本地域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扎實有序開展。各縣應自行編制立足全局、切合實際、科學合理的縣域鄉村振興規劃,充分發揮縣域融合城鄉的凝聚功能,統籌合理布局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切實構筑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體制機制,實現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要認識到鄉村振興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因此中央提出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我們認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各地既要立體化布局,又要差異化實施,貫徹城鄉融合發展要求,抓住錢、地、人等關鍵要素,科學把握地域特色、民俗風情、文化傳承和歷史脈絡,不搞“大一統”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