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內鄉農商銀行 靳國強)近年來,隨著以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數字技術的崛起及科技與金融融合的不斷深入,數字化已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金融業在線服務能力提出嚴峻挑戰,農商銀行數字化轉型已成必然趨勢。
一、農商銀行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和應用的不斷深入,客戶脫媒趨勢日益明顯,銀行業離柜率不斷上升。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商平臺交易筆數大幅增長,全行業離柜率89.77%,線下網點流量“斷崖式”下滑。從行業內部看,在利率匯率市場化、多樣化融資渠道發展分流銀行儲蓄和宏觀經濟常態化的背景下,銀行靠傳統“存貸匯”業務帶動快速增長越來越難;從外部看,國家重視普惠金融業務且加強了風險、合規和安全方面的監督,銀行需要借助數字科技提升普惠金融的觸達能力、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依托現有科技力量在強化線上服務的同時,也日漸認識到進一步發展金融科技、拓展線上服務渠道的重要性。農商銀行作為支持地方發展的主力銀行,國內經濟調結構、去杠桿、防風險、強監管等一系列舉措對其服務實體經濟、提升服務質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經營管理方式已不能滿足和適應客戶需要,亟須探索新定位、新技術、新模式,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二、內鄉農商銀行數字化轉型探索
近年來,內鄉農商銀行升級服務渠道、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效率,電子銀行業務發展良好,多項數字化轉型成果落地。
(一)健全服務網絡。按照“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的要求,累計布放村級(社區)普惠金融服務點218個,布放各類自助設備2000余臺,網點、機具、人員覆蓋全縣288個行政村,客戶足不出村即可辦理業務。至4月底,內鄉農商銀行手機銀行客戶達13.7萬,網上銀行客戶達11.56萬,電子銀行業務替代率達91.91%。
(二)創新信貸產品。一是研發上線 “牧原快貸”手機APP。針對大股東牧原員工消費貸款出臺 “牧原薪享貸”貸款產品,研發線上貸APP—“牧原快貸”手機APP,員工只需下載手機APP注冊,上傳身份證件,通過信用核查、簽訂征信查詢授權書,系統根據借款人信息按照平均工資的24倍進行授信。截至4月底,已累計發放“牧原快貸”7.42億元,貸款結息率、到期收回率均達100%。二是研發上線 “內鄉快貸”手機APP。內鄉縣南北峽長,近一半農村位于山區,為解決貸款難問題,該行利用大數據,推出了無擔保、無抵押、小額信用線上產品——“內鄉快貸”手機APP,產品針對5萬元以內小額貸款設計、純線上運行,客戶首次辦理,兩個工作日之內拿到資金,上傳車輛登記證、土地確權證等相關證件,還可擴大授信額度。目前全縣已授信7600戶、3.5億元,用信2.5億元。三是推出“鄉村振興貸”。針對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生產性需求,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研究院合作,依靠數字化整村授信,推出“鄉村振興貸”。產品按照線上和線下結合模式,通過客戶經理現場采集照片,建立多個變量模型,確定合理的授信額度,減少了人為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極大提高了信貸質量和效率。至4月底,已對全縣16個鄉鎮150個行政村5920戶授信35292萬元。四是探索信貸工廠模式。對小微企業和自然人30萬元以上貸款需求,積極探索信貸工廠模式,“家庭農場土地貸”、“倉儲質押貸”、“新農村住房貸”、“商票質押貸”、“應收帳款質押貸”等多款產品實現工廠化運行,實現線上貸款決策智能化、管理集約化和作業標準化,審批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
(三)開展網絡營銷。利用抖音、火山、快手平臺上直播、短視頻等服務功能,對金融產品內容、功能進行闡述宣講,設置打賞主播、用戶留言、在線客戶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評論、點贊等方式與直播主講人互動,每周直播2次,各部門、各網點輪流每次指定1-2名人員參與,根據每月推廣效果,設置“短視頻營銷之星”、“網絡直播達人”獎項,在年度評優評先中優先考慮,有效增強了線上營銷獲客能力。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內鄉農商銀行運用數字化技術成果,開辟手機銀行“在線義診”、“在線課堂”等便民服務專區,通過在線直播服務,以視頻形式向廣大客戶講解、演示如何在家自助注冊手機銀行、轉賬、辦理復工復產貸款等操作,確保特殊時期客戶服務不中斷。疫情期間,內鄉農商銀行電子渠道交易額達到34.7億元,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辦理業務12.7萬筆,累計交易金額25.6億元。
三、啟示與思考
數字化轉型是農商銀行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定位和重要抓手,是一個系統性、全局性的戰略工作,需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面臨的主次矛盾等,科學分析、理性看待、穩步實施,個人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優化線上服務,精準營銷客戶。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全面建立征信體系,獲取客戶的行政、工商、稅務、司法、收入、消費、社保、醫療、交易流水、財務資料、生活工作習慣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信息,為各類渠道提供一體化、無斷點的業務流程;開展范圍廣泛、影響力大的線上營銷活動,統籌安排和有效支持精準營銷活動,開展線上營銷培訓,提高全員線上營銷服務意識和能力;要通過數據整合、數據分析和數據運算,形成數據洞察能力,對客戶進行精準畫像,采取交叉銷售,定向推薦等差異化營銷策略,實現精準營銷、智能營銷。
(二)優化風控模型,增強客戶黏性。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建模等技術,及時收集客戶交易行為與上下游企業和供應鏈以及關聯交易等數據,發揮數據在智能風控、智能管理等方面的決策支持作用,構建和不斷優化風控分析模型,建立營銷、評級、授信、用信、審批、預警、清收等端到端的反饋機制,強化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風險管理,從根本上提升風險防控效率和水平;面向政務、教育、醫療、出行等場景,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將存貸匯、融資理財、在線信貸、金融咨詢等標準化產品嵌入各種場景,把金融服務融入客戶工作和生活,從而吸引客戶、留住客戶,增強客戶的黏性和忠誠度。
(三)優化運營成本,構建IT支撐平臺。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建模等技術,借助管理會計等工具,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管理等策略,以及內外部定價優化、運營成本優化、盈利能力管理、風險識別和管理等措施,借助數據驅動,實現業務結構優化、盈利能力增強,提高運營能力和管理水平,使決策更加科學高效;通過構建數字化的IT支撐平臺,實現虛擬化、云計算、分布式應用,形成快速交互的敏捷研發機制;建立數據復用和共享機制,優化數據治理流程,形成數據開發、共享、使用和管理的良性循環,完成向現代銀行、智慧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從根本上提升農商銀行的服務能力、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農村金融時報 河南駐地記者王松 推介)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