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愛靜
“海洋強國”戰略實施以來,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位于舟山群島東南部,被譽為祖國東岸上的“活水碼頭”和“東海魚倉”。作為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區和遠洋漁業強區,普陀的優勢在海、希望在海、潛力也在海。全區已基本形成遠洋漁業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優勢、一二三全產業鏈協同融合發展格局和綜合服務一體化供應鏈平臺。
浙江舟山普陀農商銀行作為地方金融“小冠軍”,近年來在支持舟山海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提供了哪些具有本土特色的金融服務?遇到了哪些困難?下一步如何發展?帶著這些疑問,《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近日采訪了浙江舟山普陀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繆軍。
記者:貴行在支持特色經濟方面成效如何?在支持特色經濟產業上有哪些亮點?
繆軍:多年來,我行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戰略部署,堅持把服務挺在最前面,主動融入“小島你好”海島共富行動和“紅動藍灣·和美海島”共同富裕示范帶建設,以實際行動扛起鄉村振興和“強村富民”主辦銀行的責任擔當。截至6月末,全行各項貸款余額210.22億元,比年初增加31.46億元,增幅17.9%,其中涉農貸款余額96.35億元,比年初增加11.08億元。
一是聚焦發展大局,全面助力產業鏈穩進提質。制定年度信貸投放指導意見,重點支持優勢產業及其上下游優質客戶;傾力打造“一條魚”產業鏈金融服務、持續加大“一艘船”金融支持力度,保障區域重點行業金融供給。截至6月末,全行“一條魚”產業鏈貸款42.07億元,“一艘船”產業鏈貸款余額19.33億元。先后制定貫徹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工作措施方案、助力“雙保”惠企十項升級措施和金融支持百萬市場主體行動方案。加大減費讓利力度,持續下調普惠領域貸款利率,出臺地方特色產業穩進提質專項支持政策,上半年累計讓利逾3000萬元。
二是聚焦數字賦能,全面助力未來鄉村建設。制定年度金融支持海島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方案,以“小島你好”為載體,圍繞“一縣一品”工作部署,全力做好“海島產業振興”和“海島擴中提低”金融服務兩篇文章。先后與7個社區,8個鄉村建設主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開展相關金融服務與場景建設合作。積極參與全市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對普陀區共富工坊、普陀山-朱家尖管委會共富工坊及新城管委會共富工坊三個項目授信1.5億元。與區農業農村局合作建設“海島e建房”兩掌一端數字化應用平臺,定制上架數字民宿貸產品;加快區政府數字化改革重點項目“普漁樂”項目業務合作推廣與延伸;依托“一網通辦”平臺,全力推進“四個辦”模式向基層漁農村延伸,以“跨島服務”體驗倒逼政銀“數據整合”,真正打通政務服務海島“最后一海里”。
三是聚焦強村富民,全面構建共富服務體系。推進黨建品牌2.0建設,全面建成區、鎮、村三級黨建聯盟體系,深入實施“金融助力鄉村振興”五年行動計劃,切實扛好扛穩“鄉村振興”“強村富民”主辦銀行擔當。對轄內10個村集體共同富裕試點項目現場授信5000萬元。以“登步黃金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辦理質押,向登步黃金瓜種植協會授信2億元,實現全市首筆地理標志品牌融資。與團區委共同發布普陀區青年共富基金,并整體授信全區青年創新創業項目5億元。主動對接展茅、東極以及白沙共打造“沒有圍墻”的海島創業園,加大授信支持,不斷激發海島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
記者:您認為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有哪些困難和挑戰?該如何克服?
繆軍:一是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推進遲緩。小微涉海企業因自身規模小、業務單一、抗風險能力弱,多以信用或抵質押的方式獲得貸款。普遍存在抵押率低、融資額度少、轉貸續貸難等問題,迫切需要通過有效的金融創新予以解決。
二是水產品交易信息不對稱。國內水產品交易市場眾多,由于渠道不同、區域不同等導致水產品交易價格波動幅度大,市場上缺乏價格指導和預警體系。盡管全市遠洋漁業采用了由合作社統一銷售的模式,有效解決了原來自由競價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但是在國內銷售市場的競爭中,會因為受限于合作社體制而導致價格反映滯后。
三是行業集中度高,潛在風險較大。目前我行涉海的“一條魚”“一艘船”兩大產業鏈貸款余額合計達到61.4億元,占全行貸款的29.2%。近年來,涉海企業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大,成本上升、利潤收窄成為常態。浙江舟山普陀農商銀行作為支持涉海產業的金融大戶,面臨著集中度高企、不良貸款反彈的較大壓力。
記者:為支持當地海洋經濟,貴行下一步將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繆軍:下一步,我們將聚焦“一條魚”“一艘船”產業鏈,全面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涉海企業的合作,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在載體上,強化平臺對接。全力配合和協助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履行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工作職責,積極參與重點涉海產業和重點項目建設,并針對性給予金融優惠政策傾斜。
在產品上,強化創新迭代。不斷完善從建造、補給、捕撈、運輸到冷藏、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金融產品服務體系,重點針對遠洋漁業、現代化養殖、新材料漁船建設等新興產業、綠色產業提升領域配置專項信貸資金,并持續優化柴油補助應收款質押船舶在建工程抵押、運單倉單質押等新型擔保模式。
在技術上,強化數字支撐。以華采、普漁樂等業務合作平臺為依托,大力推進漁業供應鏈線上平臺的合作建設,通過系統直連、數據共享等路徑,從水產企業倉單質押融資、下游經銷商訂單貿易融資、個體經營戶零售收單等業務切入,整合漁業產業全鏈路資源,共同構建舟山特色的“數字漁業”樣板。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