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近年來,湖北孝感農商銀行融入孝感發展大局,助推“功能鎮區、和美鄉村、實力產業”鄉村振興三項行動,持續加大信貸投放。截至9月末,各項貸款余額673億元,新增77億元,同比多增17億元,增幅12.93%,涉農貸款占比71.64%、提升1.1個百分點,持續保持全省農商銀行第一方陣位次。
該行圍繞孝感市實施的重點農業產業“五個一”強鏈工程,重構信貸文化,推進金融創新實踐,著力打造“一袋米”“一枚蛋”“一杯茶”“一頭豬”“一籃菜”5個過百億元農業產業鏈,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進全市農業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孝感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誠在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創新永遠在路上。激發金融創新潛能是推進金融創新實踐的前提和源動力。”
普惠微貸新理念
轉型孕育新模式
記者:貴行如何創新服務理念,創設擁有自身特色的服務模式?
李誠:我行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金融為民”初心,既引入和踐行金融新理念,又創設本行獨具特色的新理念,以新理念引領新實踐。
牢固樹立“微貸就是貸款,貸款就是微貸”理念,堅持金融普惠性,推出“普惠微貸”新理念,將金融普惠性與微貸技術本土化改造有機融為一體。
緊扣省聯社“信貸五個轉變”,掀起“五個微貸革命”,踐行“七個微貸理念”,打造微貸絕對主業,推進支行微貸轉型發展,推動微貸擴面增效。讓更多人受益于微貸服務,實現普通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金融服務的平等獲得權利。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理念要落地生根,自然離不開具體的實踐。全行大力推進“村銀共建+金融村官+整村授信”服務模式,堅持黨建引領業務發展。健全基層黨組織,創新支部工作法。深入推進基層黨支部與行政村黨支部“村銀共建”,推動形成基層黨組織共建雙贏局面。推進“整村授信”,對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建檔、精準授信。
創新從實際出發,我行協助云夢縣政府在該縣伍洛鎮推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建立宅基地自愿退出、收回和房屋有償收購的良性機制,村集體將回收的宅基地及閑置土地改用作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如期入市,凸顯出金融功能。
新實踐孕育新模式,我行首創并推行“農村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客戶只需用建設用地的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就能獲得貸款,有效破解市場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難題。
支農支小新實踐
創設服務新格局
記者:貴行全力實行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計劃,推出了哪些具體的創新舉措?
李誠:堅守服務“三農”定力和堅持支農支小市場定位,堅守創新目標,不斷引入新的理念、技術、產品或服務,特別是創新擔保方式,創新信貸產品。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確保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增長水平。
推進“四走四回”行動,即堅持走出去對接客戶、走出去營銷業務、走出去拓展電銀、走出去化解風險,大力開展“支農資金回流”行動、“優質客戶回歸”行動、“掃碼商戶回遷”行動、“延期貸款回訪”行動。
堅持以增加客戶價值為中心,創新信貸產品,圍繞重點農業產業“五個一”強鏈工程,創新推出“悟農貸”“安禽貸”和“豬倌貸”等專項產品,支持區域現代種植、養殖業,延伸、壯大優勢特色產業鏈,支持縣域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在孝昌創新推出“夢里花園花木貸”,累計發放貸款4336萬元,有力支持花卉、苗木等綠色優勢產業提擋升級。
智慧服務新路徑
數字彰顯新成果
記者:隨著金融科技快速發展,貴行拓展數字化服務新路徑中,實施了哪些具體舉措,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李誠:我行持續推進智慧銀行建設,立足自身科技實力,深入推進掃碼商戶“店店通”、自助銀行“鎮鎮通”、電話銀行“村村通”、手機銀行“戶戶通”等普惠金融“四通”工程,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堅持推進數字化服務轉型,圍繞湖北省聯社創建的兩朵“云”——“楚天農商云”和“互聯網金融云”,拓展智能獲客平臺。按照一個渠道一個銀行的理念,重點拓展電子銀行渠道,推動微貸服務向線上遷移。
推行“楚天貸款碼”。始終把楚天貸款碼平臺作為線上獲客的重要來源,通過建立責任落實、考核監測、獎懲激勵、客戶互聯、宣傳推廣“五項機制”,助力客戶“碼上貸”。
全市農商銀行大力開展新一代“人碼合一”獲客平臺應用推廣,4月份開通權益商城功能,上架20余項積分兌換產品,搭建完成“線上積分+線下消費”場景,推進平臺效率提升。
運用智慧微貸系統,聚焦小微企業、民營企業、鄉村振興、新市民等重點領域,大力推廣“3分鐘申貸、0人工干預、一鍵式提款”的“301”辦貸模式,提高了辦貸效率。大力推廣“農商稅e貸”“白領e貸”等貸款產品,暢通融資通道,通過“301”貸款模式累計發放貸款6.34萬戶,目前貸款余額45.29億元。
今年以來,全市農商銀行手機銀行簽約數達73.22萬戶、微信銀行客戶數65.89萬戶、ETC客戶由0增加到5.93萬戶、掃碼商戶由0增加到23.67萬戶。受理線上業務申請5799筆,融資辦結3685筆,平臺用戶1.07萬戶,通過平臺申貸9840余筆。
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在家中坐,業務自然來”的愿景就會變成現實。建成“定位‘三農’、產權明晰、財務健康、內控嚴密、治理有效的現代銀行”的遠景目標也一定能夠實現。
(通訊員徐小潤吳世平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