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怡明
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涵蓋一二三產業,孕育著新機遇,也必將催生新領域和新賽道。
當前,我國銀發經濟剛剛起步,供給體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滿足老年人需要,質量效率也有待持續提升。尤其在農村地區,養老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亟須加強養老服務供給。
加強農村養老服務供給,應充分調動市場和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農村養老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農村基本養老服務水平。其中,銀行的力量不可或缺。
如今,發展農村養老金融亦面臨諸多問題。例如,農村養老金融產品較為單一,同質化問題突出,尤其是在銀發經濟剛剛起步階段,大多數銀行機構缺少針對農村地區的個性化、精細化金融產品,難以滿足特定人群的養老投資需求。
與此同時,農村居民對金融領域并不熟悉,大部分居民對養老金融知識和風險認知普遍不足,無法自主充分了解金融產品,參與養老金融的行為和偏好受限,“有錢不會理”影響了他們為養老進行財務規劃和儲蓄。
除此之外,無論是線上端口還是線下網點,農村地區金融適老化服務設施改造仍有待提高,農村地區老年群體在辦理業務時可能會面臨困難,加上金融機構和同業之間缺少業務協同,不少農村居民在使用不同類型的養老金融產品時直言“并不方便”。
因此,要做好農村地區養老金融服務,這一系列問題需盡快解決。對于銀行業來說,下階段應進一步聚焦農村地區養老問題,加強金融供給,提升農村基本養老服務水平。
首先,銀行應加強農村金融服務網格建設,提高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覆蓋率,并針對農村老年人的需求,研發具有農村特色的養老金融產品。例如,推出針對農村老年人的儲蓄、理財產品,提供便捷的支付和結算服務等,滿足養老需求,同時加大農村養老保險業務的推廣力度,提高農村老年人的養老保障水平。
其次,銀行應適度傾斜對農村養老服務設施、銀發經濟產業項目建設的支持,加大長期貸款投放力度,通過提供貸款、股權投資等融資渠道,助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養老服務能力。
再次,銀行應加強農村金融教育和宣傳,一方面,讓農村老年人更加了解金融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向農村老年人普及反詐知識,提高其風險防范意識,幫助其更好地管理個人資產。
除此之外,銀行還應積極尋求與地方政府和農村社區以及養老企業合作,合力發展農村養老服務項目及養老公益活動;加強同業交流,深化業務合作,共同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發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