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在全國小麥主產省份中,江蘇省小麥產量常年排名第五。而農發行江蘇省分行的夏糧收購貸款投放量連續六年在系統內保持第一。取得如此成績源于農發行江蘇省分行長期以來深挖夏糧收購各環節的資金需求,全力支持糧食產業。
如何在夏糧收儲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如何滿足企業多樣化資金需求?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農發行江蘇省分行糧棉油客戶處處長陳衛東。
記者:今年江蘇各地小麥大豐收,夏糧收購主體的金融需求也呈現多樣化趨勢,貴行在支持夏收方面有哪些創新?
陳衛東:當前,江蘇夏糧收購已全面展開,農發行江蘇省分行已備足首批200億元收購資金,確保“有錢收糧”。截至6月30日,已累計投放夏糧收購貸款135億元,支持企業收購入庫夏糧約105億斤,有力發揮了糧食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
今年,在用好傳統支持方式的同時,農發行江蘇省分行積極作為,重點推出“規模、價格、產品、服務、功能”等五個方面優惠舉措,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彰顯農業政策性金融的職責擔當。在規模上,2024年備足超400億元資金用于支持全年糧食收購;在價格上,落實減費讓利普惠金融政策,用好用足優惠政策;在產品上,大力推廣“定購貸”“訂單貸”“倉單貸”等產品模式;在服務上,推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銀企直聯等支付結算系統“7×24”運行維護,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結算服務;在功能上,開辟夏收辦貸綠色通道,用好審批權限,簡化業務流程,實行“一次審批、分次發放”,做到辦貸加速度、投放強力度、服務顯溫度。
記者:夏糧收儲工作中涉及購、銷、儲等多個環節。貴行如何在上述環節發揮積極作用?
陳衛東:農發行江蘇省分行從如下幾方面深挖夏糧收儲各環節的融資需求。
第一時間研判行情。省分行領導多次帶隊赴全省各地走訪糧食主管部門、購銷企業、加工企業、種糧大戶等,調研夏糧生產和收購形勢,下沉田間地頭,深入基層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夏收第一手信息,科學制定全省夏收信貸工作“路線圖”“時間表”。
第一時間部署工作。我行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儲糧江蘇分公司等單位多次召開夏收聯席會議,強化信息溝通、政策協同、措施銜接,凝聚夏收工作合力;召開全省夏收信貸工作會議,部署今年夏收信貸工作,切實做到封閉運行管理到位、具體操作細節到位、信貸政策宣傳到位、員工隊伍保障到位和各方責任明確到位。
第一時間資金到位。我行充分考慮夏收資金需求量大、投放較為集中等實際情況,早啟動、早受理、早辦貸,備好首批信貸資金200億元,在全省分支機構全面啟動收購鋪底資金投放工作,確保做到“錢等糧”。
記者:夏收期間,貴行如何滿足糧食收購企業的資金需求?
陳衛東:農發行江蘇省分行從如下幾方面滿足企業資金需求:
一是全力支持政策性收儲,堅決落實國家政策,主動配合糧食儲備體制機制改革,適應儲備企業經營新模式,按照“應支持全支持、能支持全支持”原則,助力夏收工作;嚴格執行調控政策和調節計劃,守住政策性收儲唯一貸款行地位,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二是大力支持市場化收購,積極保障糧食收購的資金供應,支持涉糧央企、國企、民營企業等多元化收購主體入市收購,通過糧食收購,確保農民生產的糧食能夠及時銷售,避免出現賣糧難的問題,從而保障糧食的有效供給。
三是拓展支持糧食產業鏈涉糧企業,立足江蘇糧食生產、流通、加工大省的省情,大力支持穩糧保供,在做好糧油購銷儲信貸業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以收儲或加工為核心的糧棉油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大力支持糧食生產和加工業發展,構建“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支持模式,助力糧食市場高質量發展。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