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創新、促進就業、增加稅收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當前,民營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市場準入和要素獲取等方面矛盾仍較突出,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保護還不充分,政策落實和服務供給還存在短板,有的地方政務誠信建設有待加強,企業賬款“連環欠”問題尚需解決。
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支持必不可少。民營企業涵蓋眾多行業和領域,其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也為銀行等機構拓展業務范圍、優化收入結構提供了廣闊空間。
筆者認為,為更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銀行在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方面應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要真正認識和理解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優化信貸政策,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體系,有效解決他們發展過程中的阻礙。
針對不同民營企業的特點和需求,銀行可以制定一套專門的信用評估指標和方法,充分考慮企業的創新能力、市場前景、行業地位等因素,降低對抵押物的過度依賴。
在降低對抵押物過度依賴的同時,銀行需要不斷開發適合民營企業需求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滿足民營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不斷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為其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銀行還可以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分析企業的財務數據、經營流水、稅務信息、行業趨勢等,建立更全面、準確的信用評估模型,從而更精準地評估企業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提高信貸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隨著民營企業的金融需求不斷多樣化,其對金融服務的創新需求不斷提升。在創新金融服務方面,銀行可以為民營企業提供包括結算、理財、咨詢等在內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協助民營企業完善財務管理、規范資金運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支持民營企業做優做強,推動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核心競爭力。
此外,銀行還可以發揮資源優勢,定期組織召開各類經營主體的對接會,提供場所促進各類企業溝通交流,在支持各類企業合作的基礎上尋找新的金融需求。
銀行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時,絕不能放松對風險防控要求,還需要不斷完善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積極與政府部門、擔保機構等合作,共同為民營企業融資分擔風險,不斷增加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同時,對于具有創新潛力的民營企業,尤其是初創期和種子期的創業企業,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資金支持。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