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互聯網金融貸后催收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對規范催收行為以及提升催收效率有哪些促進作用?《指引》對提升專業催收人才業務水平有哪些促進作用?《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與聯儲證券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沈夏宜進行了訪談。
記者:《指引》對規范催收行為以及提升催收效率有哪些促進作用?
沈夏宜:《指引》通過引導相關金融機構規范催收制度、人員和過程,營造出規范的催收環境,進而規范行業催收行為。
從規范催收制度來看,《指引》強調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機構應健全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為規范催收行為提供制度保障。從規范催收人員來看,《指引》在催收人員選拔、培訓、考核等方面均做出要求,引導催收人員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進一步提升。從規范催收過程來看,《指引》對催收行為的實施細節和過程均提出明確要求,一方面,明確催收對象、時間及作業工具;另一方面,要求對催收全過程進行客觀記錄;降低催收過程的道德風險。
在提高催收效率方面,一是加強催收工作的針對性。一方面,要求金融機構在官方渠道上披露第三方催收機構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減少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引導機構合理配置催收崗位,專門負責催收業務,提升業務及時性。二是加快對違規事件的反應速度。《指引》明確了重大風險事項應在48小時內書面上報,降低違法催收、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因素對正常催收工作的流程干擾。
記者:近期,多家銀行招聘催收領域人才。《指引》對提升專業催收人才業務水平有哪些促進作用?
沈夏宜:《指引》對提升專業催收人才業務水平有以下促進作用:
一是提升專業性。《指引》對催收人員提出多方面的培訓和考核要求,有助于提升專業催收人員業務能力。二是提升工作效率。《指引》明確,有條件的金融機構可組建專門負責催收業務的部門。通過專人專崗和集中管理,靈活匹配各項資源,提升催收效率。三是保持客觀工作方式。專業催收人員業務相對獨立,能夠更客觀地與債務人溝通協商。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