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6月1日訊(通訊員周玲玲 王嬋)5月26日,青陽農商銀行丁橋支行成功識破一起網貸騙局,為客戶避免經濟損失6000元。
當天下午,一位王姓先生拿著手機急匆匆來到青陽農商銀行丁橋支行柜面窗口,聲稱網絡貸款遇到一些問題,想咨詢一下銀行工作人員。王先生講述其兒子在國外留學,因疫情影響,生活困難,急需生活費,但王先生手頭流動資金不多,周轉較為困難,故而在一個手機APP上申請了網貸,貸款金額為兩萬元,網貸申請已經通過,但貸款資金卻遲遲未到賬,于是王先生致電網貸客服,客服稱王先生在申請網貸時,銀行卡卡號填寫錯誤,導致放款失敗,貸款資金被凍結,需要繳納6000元的“貸款保證金”進行貸款資金解凍,并稱保證金會在貸款結清時,全額返還給王先生。
在了解情況后,我行員工意識到這可能是一起網絡詐騙,因為在正規金融機構貸款是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更何況保證金。員工立即拿出自己的手機當著王先生面在網上搜索該公司,并未搜索到相關信息,而且在正規手機APP商店根本搜索不到此款APP,告知王先生即使繳納了6000元的“貸款保證金”,那兩萬元的貸款資金能不能順利進入其賬戶也存在未知風險,很有可能會陷入下一輪的套路中,越套越深。此時王先生才醒悟到這真的是一起網絡詐騙,于是放棄了繳納保證金的念頭并對網點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幫他避免了這次損失。
未放款卻先收費,是網絡詐騙最常用的伎倆,受害人最容易掉入這個陷阱。騙子抓住借款人急于用錢,而缺乏貸款常識的心理,先取得借款人的信任,聲稱只需要提供“身份證”之類的個人信息就可以拿到貸款資金,再編織各種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費用,通常以材料費、保證金為油頭忽悠借款人上鉤,最后當借款人將錢匯入對方指定賬戶,騙局完成后立馬消失。故在此警示:謹防網絡詐騙,如急需資金,請到正規金融機構,走正規程序辦理貸款業務。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