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6月10日訊(通訊員袁靖翔 趙洪舸)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制度試點的部署安排,確定壽光市為14家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制度試點縣之一。作為壽光地方金融主力軍,壽光農商銀行始終堅持“扎根地方、服務實體”,通過發揮自身“短平快”優勢,將各項金融政策融入“金融+”信貸模式的創新和應用中,切實滿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金融多樣化的需求,用金融力量賦能“壽光模式”新內涵。
創新“農村信用+金融”模式,深入開展“鄉村振興•文明信用”工程
在市文明辦的支持下,壽光農商行聯合壽光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發改局、金融監管局、人行壽光支行等7部門共同制定了《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鄉村振興·文明信用”工程實施方案》。結合全市鄉風民風建設和信用創評工作,以“鄉風文明”為切入點,深入挖掘村民“信用資本”,打造了“以文明信用創評為基礎、以金融科技為支撐、以普惠金融為目標”的整村授信支農新模式,真正體現“文明信用”的社會價值,讓文明信用戶更好地獲得資金支持和優惠政策。同時,對30萬元以內的貸款以信用貸款為主,優質客戶信用貸款額度可以提高至50萬元,全面解決客戶擔保難問題。到2020年末,該行將實現對轄內975個村莊的整村授信工作全覆蓋,同時轄內農戶正式簽約授信覆蓋面達到50%。
創新“農業園區+金融”模式,推動蔬菜產業提檔升級
針對壽光蔬菜園區化、集約化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該行對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及運營公司,創新推出了支持現代農業園區上、中、下游整個產業鏈的“農業設施貸”、“園區項目貸”、“大棚按揭貸”。同時,推動基層黨支部與村黨支部“雙基聯動”加強對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的培育工作,選擇運作規范、具有一定規模和示范帶動作用較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培育對象,并發揮其先進示范作用,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推進金融服務“雙百”示范基地打造工作。
創新“農業產權+金融”模式,推動農村產權抵押業務發展
為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加大對“三農”的金融支持力度,激活農村沉睡資產,緩解“三農”融資擔保難題,該行積極落實“農村產權+金融”服務模式。同時,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等不同經營主體的承包土地面積,種養殖項目,在防范貸款風險的前提下,積極推廣“土地承包經營權+”貸款產品,滿足不同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此外,該行進一步提高業務審批效率,持續優化與魯擔公司建立的線上審批系統,充分發揮線上審批鏈條短、系統直連的優勢,加大“魯擔惠農貸”業務拓展力度,進一步解決融資難問題,對新增用于鄉村振興相關用途的貸款實行利率優惠,較同檔次貸款掛牌利率優惠100個基點,對魯擔惠農貸執行利率再降低50個基點。2020年計劃新增投放魯擔惠農貸2億元,魯擔惠農貸在保余額達到6億元。
創新“供應鏈+金融”模式,做好金融支持產業全鏈條發展
圍繞農業研發、生產、銷售等全鏈條的農業產業化,為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降低融資成本。該行以與山東亞太中慧集團有限公司“區域鏈條”金融服務新模式為試點,落實農業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客戶全鏈條營銷服務模式。此外,對臨時出現還款困難的農業企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該行靈活采取展期、分還續貸、無還本續貸、無縫隙服務、借新還舊等方式適當延長還款期限或延續用信,做實減費讓利工作,切實降低客戶融資成本。2020年計劃新增投放信貸資金2億元,對重點龍頭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客戶提供全鏈條資金服務。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