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安徽訊(通訊員張龍樂)近年來,廬江農商銀行積極探索人才興行戰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構建人才發展平臺,暢通晉升渠道,搭建人才梯隊,持續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取得了顯著成效。
然而,如何最大程度激活員工工作熱情,不斷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實施好人才興行戰略,進而實現規模、利潤、資產質量同步提升的高質量發展,是新一屆黨委班子必須面對的難題。
一、強化黨建引領,嚴把政治標準
為將黨的建設與人才隊伍建設充分融合,廬江農商行于2018年5月增設黨群工作部,負責全行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工作,同時調整全行基層黨支部設置,讓支部黨員年齡、學歷層次配置不斷優化。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注重選拔重用那些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意識形態與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黨員職工。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把關作用,注重吸收思想政治過硬,業務水平精湛,識大局、有擔當的優秀員工加入黨員隊伍。
自2018年以來,轄內基層黨支部共發展入黨積極分子19名,預備黨員8名,正式黨員7名,先后任命6名年輕黨員擔任基層黨支部書記,充實基層黨支部隊伍,依靠青年黨員力量,扎實開展基層黨建,該行于2018年12月順利通過省聯社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驗收。
二、優化人才選拔,堅持人崗相適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該行黨委高度重視人才選拔工作,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公正公平公開工作機制,不斷優化人才選拔聘任方案,遵循德才兼備的原則,做到能力與崗位要求相適應,持續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2018年、2019年先后組織4次競聘上崗考試,為保障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回應員工關切,從資格審核、筆試、成績公布、面試到結果公示、任用前考核整個競聘上崗過程在數日內完成。2018年選拔任命支行行長(部門經理)中層管理人員14名,委派會計9名,客戶經理14名;2019年選聘支行副行長中層管理人員8名,委派會計7名,客戶經理14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廬江農商行積極學習省聯社先進工作方案,通過競聘演講、綜合考核的方式選聘中層管理人員15名。
通過競聘選拔,全力破除選人用人上的唯學歷論唯資歷論,將有能力、有精力、有心力,善作為、敢作為、勇作為的優秀人才充實到中層管理崗位。廬江農商行中層管理人員平均年齡由2018年的42歲,變成2020年的39歲;客戶經理隊伍平均年齡年輕了4歲;人才隊伍年輕化顯著,積蓄了干事創業的原生動力。
三、完善考核機制,強調全面評價
為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熱情,引導員工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釋放經營發展新動能。廬江農商行不斷優化完善考核機制,放開二級支行發放貸款權限,通過反復考察論證,多輪征求員工意見和建議,在2019年正式完成績效考核系統建設,借助科技賦能,全力改變干和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大鍋飯”式不合理的績效分配體制。在全省農商銀行系統內較先開展以“黨建引領信用廬江 陽光送貸振興城鄉”為主題的“網格化服務”工作,實現了信貸結構的逐步調整,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并根據員工崗位性質和職責不同,對相關業務賦予不同考核權重,重點強調全面評價。
通過“網格化服務”系統和績效考核系統,逐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考核機制和工作付出與收入相匹配的薪酬分配制度,實現正向促進和激勵,不斷推動全行各項業務穩步發展。
四、注重人才儲備,搭建人才梯隊
為保障人才隊伍不斷層,穩步推進轉型高質量發展,廬江農商行黨委注重人才儲備。在歷次競聘中,建立相關崗位后備人才庫,搭建人才梯隊。通過多崗位交流,持續培養業務上的“多面手”。對信貸會計、委派會計等重要崗位實行“1+1”傳幫帶,確保任何時候履職崗位工作人才無縫銜接。
在中層管理人員配置上,突出中青年搭配,既能呵護青年員工干事創業的熱情,又能發揮中年員工老成持重的作用,避免業務經營上的冒進思想,進一步為廬江農商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
一系列創新制度的施行,給廬江農商行業務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2018年末存貸款余額達154.15億元、86.32億元;2019年末存貸款余額達164.09億元、99.15億元;截至2020年7月末,廬江農商行存貸款為179.10億元,108.82億元。2018年廬江農商行順利通過省聯社“三好銀行”驗收,2018、2019年,連續兩年被省聯社評為年度綜合考核“突出進步單位”。
廬江農商行黨委深刻認識到,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法則,也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只有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持續優化的用人體系。人才制度建設沒有最優解,只有更優解。
“紛繁世界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廬江農商銀行黨委將繼續帶領全行探索人才興行發展戰略,全面貫徹落實省聯社黨委各項工作部署,堅守支農支小經營定位,持續優化信貸投放結構,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積極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為建設“大美廬江”乃至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做出自身應有的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