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上海訊(通訊員何東)6月16日上午10:00左右,一位身穿某船廠工作服的客戶來到農行上海自貿區高東支行辦理現金存款業務,“麻煩幫我把這614元存入我的銀行卡賬戶,越快越好。”客戶急切地對大堂業務經理石東陽說道。
由于當時大堂內辦理業務的客戶較多,大堂經理建議客戶可以先在自助機具上將整數金額存入銀行卡,隨后在高柜存入零錢,但遭到了客戶拒絕。客戶解釋道,“我需要把614元一次性存入我的銀行卡,否則會影響我的征信。”
聽到影響征信這句話,憑借著敏銳的風險防范意識,大堂經理覺得其中一定有隱情,存在電信欺詐的嫌疑。此時,客戶的手機QQ不斷有消息來詢問是否已經將現金存入卡內,客戶開始焦躁,要求馬上將現金存入卡內。
大堂經理一邊幫助客戶安排辦理個人現金業務,一邊安撫客戶激動的情緒,并在閑聊中向客戶表示,借記卡一般是不會影響個人征信的。客戶一聽產生了好奇,詢問有哪些情況會影響到個人征信。
通過進一步的溝通,大堂經理發現該客戶是在QQ群里了解到一個投資的機會,有一款名為BTOK的智能理財軟件可以實現翻幾番的收益。面對巨大的收益誘惑,客戶當時就下載了該軟件并綁定銀行卡,經過一次交易,客戶銀行卡內的現金被扣完,但并未獲得翻幾番的收益。此時該客戶產生了疑問,通過QQ聯系要求解綁銀行卡,不再購買“智投理財軟件BTOK”內的產品,但遭到了拒絕,并在6月13日接連收到所謂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紅頭文件,以對征信產生影響為由,要求客戶主動聯系軟件方,并在自己銀行卡內每月存入614元現金。
面對這種情況,客戶最終決定前來銀行將本月的614元存入銀行卡,以避免自己征信受到影響。
大堂經理表示,客戶遇到的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電信詐騙。對方以征信為威脅,目的就是要一步一步將客戶引入到預設好的陷阱內,以便后續更進一步的勒索資金。
最終,在反復勸阻與講解下,客戶意識到自己確實碰上了詐騙,并將銀行卡進行了銷卡,避免后續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近年來,面對花樣繁多的電信詐騙,農行上海自貿區分行定期組織員工開展專題培訓,熟悉各類電信詐騙方式,同時要求員工平時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強化風險意識,切實守護客戶資金安全,將電信詐騙的苗頭扼殺在搖籃中。
責任編輯:楊怡明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