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山西訊(通訊員王保軍)一直以來,作為本土資產規模最大、網點數量最多、服務范圍最廣的金融機構,山西婁煩農商銀行始終牢記自身社會責任,高度關注老年群體,通過打造“溫度銀行”“貼心銀行”“責任銀行”,致力于為老年人提供最優質的金融服務。
隨著網點轉型的不斷深入和智能機具的全覆蓋,老年客戶業務辦理習慣也在不斷被改變,該行在轄內處網點及時配備大堂經理,同時加強大堂經理廳堂服務培訓,不斷提升服務意識,由大堂經理對老年客戶進行“一對一”服務,悉心指導老年客戶使用智能機具。
該行在指定窗口張貼“老年人優先”標識,設置老年人優先服務“綠色通道”,為老年人提供免叫號、免排隊服務,老年人只需在指定服務窗口,即可實現優先辦理業務,減少排隊等候時間,有效提升了老年客戶業務辦理效率。
該行在網點大廳內配備便民傘、飲水機及裝有老花鏡、放大鏡等物品的便民服務箱,根據老年客戶需求不斷完善補充助老物品和設施,進一步方便老年客戶。同時,以網點改造為契機,建設無障礙通道,方便乘坐輪椅的老年客戶進出營業廳。
針對部分老年客戶行動不便的特殊情況,該行主動上門,攜帶移動辦公設備,為老年客戶提供密碼掛失、存折和銀行卡掛失、社會保障卡開通等服務,讓特殊客戶享受到來自農商銀行的貼心和周到,獲得客戶的一致好評。
針對農區老年客戶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等實際問題,該行建立了19人的農金員隊伍,并成立相應農村金融服務點,覆蓋全市8鄉鎮社區,讓老年人足不出村就能辦理取款、轉賬、查詢、生活繳費等業務,切實打通了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傳播農商正能量,該行積極開展走進敬老院、走訪慰問孤寡老人等愛心公益活動,給老人們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展現了有擔當、負責任的良好企業形象。
針對老年群體金融知識不足、風險防范意識較差等問題,該行積極開展“送知識下鄉”“金融夜校”等活動,有針對性地為老年人講解反假幣、防范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知識,手把手教會老年人如何鑒別真假幣、如何防范和識別網絡電信詐騙以及如何遠離非法集資,受到了老年群體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今年以來,該行累計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和“金融夜校”活動27場,惠及老年群體2100多人。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