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湖南訊(通訊員馬渡)作為支農支小支微的地方金融主力軍,湖南永順農商銀行堅持在提升客戶服務覆蓋面、便捷性、優質化等方面下功夫,做實做細做優普惠金融為民服務,切實增強廣大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編制戰略規劃做實普惠金融
早在2020年,永順農商銀行開始實施“黨建共創金融普惠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堅持縣鄉村三級共建,向全縣303個村(社區)派駐“金融村官”91名,建立“四聯四開”駐村服務機制,開展整村授信,真正實現資金下沉、服務下沉和人員下沉的有機結合,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2021年,該行根據《湖南省金融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湖南農信系統2021-2025年改革發展總體規劃》,出臺了《湖南永順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1-2025普惠金融專項規劃》,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構建更具競爭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務體系,有效提髙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
推進信貸轉型做細普惠金融
該行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下沉服務重心,實行總行領導包片、機關部室聯點、支行包村的模式,聚焦實體經濟,實現精準營銷。同時,開展“黨建共創三結三促”行動,加強政銀企合作,建立信息互通機制。2021年,該行聯合縣市監局累計走訪“小個專”各類經濟主體5323戶,為1412家“小個專”經濟組織發放貸款11.33億元。
該行還將支農支小作為“調結構、促轉型、控風險”的重要抓手,扎實開展“黨建共創金融普惠助力鄉村振興”行動,通過關鍵人“背靠背”摸底,召開整村授信現場會民主評議等方式,完成全縣285個村(社區)整村授信工作,預授信農戶8.75萬戶,預授信金額31.35億元,進一步夯實了業務發展基礎。
該行還制定了《信貸工作盡職免責管理辦法》,規范授信管理,明確信貸工作盡職要求,促進信貸工作人員勤勉盡責,對符合盡職要求的40人予以免責,有效調動了信貸人員的積極性;成立風控中心,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加大清收處置力度,進一步提升了風險管控質效;強化信貸隊伍建設,2021年來組織信貸客戶經理、支行行長培訓7次,從操作技能、合規執行等方面提升信貸人員履職能力。
創新服務方式做優普惠金融
該行主動、全方位融入客戶服務中,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
該行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爭取支持,探索派駐優秀支行行長和客戶經理到村(社區)擔任“金融村官”,履行金融助理員職責,解決好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中客戶情況、金融需求和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服務質效低等問題。
該行還充分發揮農商銀行人緣地緣優勢,弘揚“背包精神”,深入村寨、田間地頭訪客戶問需求,重構與“三農”客戶的“魚水情”關系,有效解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推進普惠金融中存在的服務斷檔、金融需求減弱等問題,鞏固好農村金融陣地。
長期以來,該行樹立“跳出金融服務抓服務”的理念,深入分析研究客戶群體收入水平、興趣愛好等,圍繞客戶綜合性需求,摸索打造“書香銀行”“老年銀行”等,延伸和豐富金融服務范疇;同時扎實推進“福祥e站”建設,有效整合金融、電商、物流、社區、政務、公益等各類社會資源,為轄內居民提供“一站式、多功能、綜合性”的普惠金融服務和非金融服務,以特色服務來滿足客戶需求,提升獲客能力。
截至2021年12月末,該行已建立福祥e站124個,實現全縣23個鄉鎮全覆蓋,預計在2022年實現303個村(社區)全覆蓋。
該行還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推出“惠農貸”“興商貸”“鄉村振興卡”等配套信貸產品,提前送上“發展備用金”,著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同時實行貸款利率差異化定價,適度降低貸款利率,推動更多金融資源向“三農”、特色產業傾斜,做深做透農村市場。
責任編輯: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