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江西訊(通訊員 聶偉琳)四月是播撒種子,播撒夢想的時節。永豐縣瑤田鎮梅坑村里假自然村農場主黃曉明,正忙著和聘請的十多個村民在田間給早稻育秧,平整秧田、擺放育秧盤、壓泥、撒種,每一道工序都有條不紊,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今年57歲的黃曉明,家里四個小孩,早年母親癱瘓,患老年癡呆癥,常年需要藥物治療、專人護理。他與妻子起早貪黑、含辛茹苦,一邊照顧家人,一邊努力耕作,但生活仍然過得異常艱辛,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20年10月,永豐農商銀行瑤田支行在調查脫貧人口金融需求時,了解到黃曉明的情況。他向該支行客戶經理透露了自己的致富夢想,表示在種田這方面經驗比較豐富,心里有把別人的田承包過來種水稻的想法,但苦于沒有啟動資金。該支行工作人員向梅坑村干部打聽到黃曉明在村里口碑較好,是一個能吃苦耐勞、勤懇踏實的農民,就決定為黃曉明提供資金支持,幫助他實現自己的脫貧致富夢。
在拿到10萬元脫貧貸款后,黃曉明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一門心思投入到水稻種植中去,承包種植了50多畝水稻,不到一年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該支行又將黃曉明的貸款增加到了20萬元,幫助他購買了拖拉機、收割機等農業機械,擴大了種植規模。
“幸虧有永豐農商銀行給我送來了脫貧貸款,讓我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徹底摘下了‘貧窮’的帽子,非常感謝農商行長期以來對我們農民老表的幫助。”說話間黃曉明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在永豐農商銀行信貸資金的大力扶持下,黃曉明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和種類,如今他的農村流轉土地700多畝,不僅種植了水稻,還發展種植了煙葉、甜葉菊等,年產值上百萬,純收入達30多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農場主”。
隨著黃曉明種植規模不斷壯大,光靠他自己完全忙不過來,種煙、拋秧、拔草等都需要大量人手,他首先想到的是聘請需要脫貧的村民,幫助解決他們的就業,為此他成立了一個脫貧車間,村里的低收入村民只要想來隨時都可以去他那里做事,按天結算工錢,據說他每年開出去的工資都達到了近20萬。
作為扎根縣域、服務“三農”的農村金融主力軍,永豐農商銀行將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按照“四個不摘”工作要求,持續加大脫貧人口貸款投放力度,通過信貸幫扶政策繼續支持脫貧人口發展產業,扎實做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截至3月末,該行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用貸款2.1億元,惠及3146戶脫貧人口,余額和戶數占全縣金融機構的98%以上。
責任編輯:石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