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河南訊(記者王松 通訊員趙曉兵 趙澤軒)近年來,河南西峽農商銀行立足“果、藥、菌”三大特色農業,依托“公司+基地+農戶+新型經濟實體”的模式,把“果貸通”“菌貸通”“藥貸通”綠色信貸融入“綠色制造”,助推當地走出了“以農促工、以工哺農”的綠色產業經濟循環發展之路。
點綠成金,厚植綠色信貸沃土
為引導信貸資金投向“果、藥、菌”等綠色產業領域,西峽農商銀行專門制定了綠色信貸發展戰略,并持續進行信貸結構調整。
該行按照“宜果則果、宜藥則藥、宜菌則菌”的原則,通過產融對接、銀企合作、項目對接、集中授信等形式,積極推廣“果貸通”“藥貸通”“菌貸通”等產品,深入開展訂單融資業務,先后向125個“果、藥、菌”專業種植戶、30個專業基地、2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授信3.5億元。
該行圍繞“全民創業”,通過巾幗致富創業貸款、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退伍軍人創業基金貸款、返鄉農民工創業貸款等信貸產品,支持發展資源深加工項目45個,支持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小微企業合計156家,形成了中藥材加工、菌果保鮮加工等六大農產品加工體系,80%以上的“果、藥、菌”特色農產品均能在縣內就地加工增值。
按照“各項特色農業依托一家科研單位,培育一支科技推廣隊伍,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培訓一批農民科技骨干”的要求,西峽農商銀行把信貸觸角延伸到“公司+農戶”科技配套服務上,推進農、科、教一體化服務。截至目前,該行支持建立集實驗、示范、科技為一體的高標準示范基地152個,輻射帶動當地農民發展特色農業。
強鏈延鏈,打造綠色產業引擎
西峽農商銀行堅守綠色生態底線,把信貸開發與綠色轉化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信貸扶持、示范引導、項目傾斜等措施,加速綠色轉型升級。
一方面,該行按照綠色信貸政策導向,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能夠產生生態經濟效益的項目,采取下調利率、優惠貸款等支持舉措,積極促進綠色轉換政策落地實施。另一方面,加快集聚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推廣等要素,把加工鏈、流通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導入產業鏈金融,引導信貸資源向“果、藥、菌”規模效益發展聚合,實現了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擴展和農民收入的明顯增加的目標。
該行在扶持“果、藥、菌”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還從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入手,嚴格按照GAP國際標準,開展農產品質量標準、無公害農產品規模系列化綠色信貸服務,推廣無公害技術30多項,使3萬多農民參與訂單種植,成為農產品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的“明白人”和受益者。
融資融通創新綠色品牌驅動
西峽農商銀行著力打造“互聯網+”全國特色農產品市場交易中心,實現“果、藥、菌”農字號產品與大市場有效對接。
該行支持建立六大特色農產品市場,并通過“信用集鎮”“信用市場”“信用商戶”創建活動,形成“金融網點+金融自助+特約商戶”金融結算服務體系。
以市場服務為導向,該行引導支持縣內購銷和縣外直銷兩大營銷隊伍建設。通過培育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出口、國內銷售、坐攤經營、下鄉收購相銜接的“果、藥、菌”銷售網絡,營銷網點遍布城鄉,營銷隊伍日益壯大。
同時,西峽農商銀行發揮農村電商產業孵化基地作用,配合縣工信局、商務局啟動打造“100家村級電商服務站”,通過讓農民上網、觸網,讓“果、藥、菌”特色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