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周盛梃)在全國上下吹響穩經濟大盤“集結號”的形勢下,福建屏南聯社深入貫徹關于穩經濟增長、穩市場主體的決策部署,及時出臺七個方面、18條具體措施,堅決扛起金融支持穩經濟增長的政治責任,以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大信貸供給、完善紓困支持、強化產品創新,為保市場主體、保就業和保民生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聚焦特色產業 打好紓困“精準牌”
“多虧了信用社30萬元的紓困貨款.今年擴建茶園、收購鮮葉的資金有了著落。”屏南縣某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黃先生高興地說。
屏南縣某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家集茶葉種植、收購、加工一體的專業合作社,今年受疫情影響,茶葉銷量有所下降,影響到資金周轉。屏南聯社金融助理在“進園入企”行動中,了解到黃先生急需資金緩解經營壓力,金融助理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及時完成貸款的受理、審批與發放流程,為其辦理30萬元的紓困貸款。
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屏南聯社聚焦“三提三效”行動,組織金融助理開展“進園入企”行動,全面摸排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情況,用好“金服云”、紓困貸款等政策,重點支持蔬菜、食用菌、茶葉、水果、花卉等特色產業發展,著力滿足客戶各項金融需求,助力穩企業保就業,做到政策支持有力度、資金直達有速度、金融服務有溫度。
聚焦“專精特新” 按下興企“快進鍵”
因受疫情影響,很多“專精特新”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在代溪鎮周厝村,有位不一樣的帶頭人,80后的張為露從小就愛看人養蜂,且熱愛鉆研養蜂,所以他大學畢業后就選擇返鄉創業,創辦了屏南縣乙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揮所學特長,致力于智能養蜂技術的研究推廣,并與農林大學、集美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成立了教研實踐基地,為后續養蜂提供堅強的科技技術保障。
隨著技術的發展、設備的更新,加上疫情的沖擊,公司資金周轉成了一個問題。屏南聯社金融助理在得知該情況后,主動上門了解資金需求,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及時為他的公司申請了“科技貸”。有了“科技貸”的資金支持,公司購入升級版智能養蜂設備,實現自動化管理,使蜜蜂繁殖更加高效,生產效益進一步提高,同時也帶動周邊蜜蜂養殖戶發展。
“專精特新”是穩大盤、增強經濟韌性的強大保障。屏南聯社強化政策指引,加強科技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積極拓展“科技貸”業務,簡化審批流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有效解決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切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聚焦糧食安全,用好金融“助推器”
“半壁梯田半壁村”是屏南縣長橋鎮柏源村的真實寫照,這里有千畝成片梯田且土壤肥沃,又有高山泉水灌溉,是屏南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去年在政府的引導下,當地種糧大戶蘇光華帶頭成立了屏南縣福源種植專業合作社,承包梯田一千余畝,一年的豐收讓合作社成員信心滿滿,打算在今年繼續開荒地、拓新田,卻因采購農機具和開荒前期成本較大出現了資金不足的情況。
、
圖為屏南聯社金融助理了解水稻種植情況。
屏南聯社金融助理在駐村工作期間了解到這一情況,主動對接福源種植專業合作社,深入田間地頭了解客戶種植情況,及時受理、審批、發放“福農·福糧貸”50萬元,并采用人行支農再貸款優惠利率發放,有效滿足糧食生產的資金需求。
今年以來,屏南聯社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糧食安全的有關決策部署,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一縣一品貸動‘閩’生”專項行動為抓手,創新“糧食安全”信貸產品,積極承擔金融保障“糧食安全”使命,助力縣域“三農”經濟健康發展。目前,屏南聯社已累計發放糧食安全專項貸款超3000萬元,著力滿足屏南縣糧食播種、拋荒復墾、糧食種植機械化等方面的資金需求。
同時,屏南聯社黨委積極響應“認領一畝田”政策號召,發出《關于積極參與“認領一畝田”活動的倡議書》,由屏南聯社工會、黨員干部認領全縣范圍田地30畝,助力喚醒農村沉睡的閑置土地。
責任編輯: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