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廖娟娟)福建長汀縣從水土流失率31.5%的國家級貧困縣到森林覆蓋率80.31%的生態文明典范,從“濁水荒山”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的嬗變,水土之治生態富民的探索實踐背后,均有“金融活水”的持續注入助力。
長汀信用聯社作為縣域本土金融機構,積極融入水土流失治理,助推林業改革,支持林農致富,當好綠色金融主力軍,服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品創新實現生態高顏值
長汀信用聯社因地制宜做好頂層設計,緊跟政策導向不斷豐富完善信貸產品體系,激活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潛力,推出惠林卡、飛雞卡、林權抵押貸款、“益林貸”等一攬子信貸產品。截至今年6月末,長汀農信聯社投放綠色金融類貸款近10億元,其中發放惠林卡5652張,授信額度5.87億元,更多農信金融活水注入綠色經濟。
“林補也能貸款,真的很方便”。拿到7萬元“益林貸”的林農老劉在紅軍入閩第一站的林山上墾復,有了更大的生態建設熱情。綠色發展是新發展階段的主旋律,長汀信用聯社主動作為,以激活森林資源作為綠色金融創新突破口,依托人民銀行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對農戶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年度可持續林權收益或碳匯收益的50倍進行精準授信,暢通林農資產從“確權”到“確值”轉化通道。林農擺脫了抵押難、擔保難的窘境,享受到了真正實在的普惠金融便利。
當然這并非金融服務生態高顏值的孤例。長汀鐵長鄉四周群山環抱、高山連綿,生態自然環境優越,山泉水甘冽清甜。依托良好水生態,某礦泉水公司因計劃擴大規模存在資金缺口,長汀信用聯社主動向其新增發放60萬元增產增效紓困貸款進行技術革新,助力打造“汀”字牌優質水。“百姓富”與“生態美”的統一迸發實踐,為山水相宜的鐵長鄉增添了生動注腳。
點綠成金積蓄產業新動能
長汀信用聯社深入實施“一縣一品‘貸’動閩生”行動,執金融之筆繪出產業畫卷。加強縣域產業培育,整合產業特色資源,通過貸款優先、額度優享、服務優化、利率優惠,發揮合作社、農業龍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頭雁效應,打造全產業鏈,助力當地綠色產業發展。截至6月末,對新型農業主體發放惠民惠農貸款余額4.95億元,比年初增幅39.31%。
河田雞是長汀縣的特色產業之一,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主要以林下散養為主。長汀信用聯社以養殖戶為核心,聯接上游的供應商,延展下游的經銷商,貫通點線面,整合碎片式的信貸區域、分割化的新型主體客群、無序化的信貸信息,融入農村要素市場,打通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組合拳。
截至6月末,長汀信用聯社支持河田雞產業貸款余額超2.28億元。
某生物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高校生命科學學院等科技力量,建設“以草代木”海鮮菇工廠化生產線的科技型企業。為推動企業綠色循環模式長足發展,長汀信用聯社迅速對接企業融資需求,向其累計授信投放超1000萬元,用于提高分體式超聲波霧化的新技術應用,帶動當地近300名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金融賦能提速“綠色工廠”新動能。
綠富共贏提高群眾幸福感
綠色,不僅是看得見的高顏值,更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如何挖掘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發展后勁,讓百姓共享生態紅利,實現綠富共贏?長汀信用聯社聚焦雙碳戰略目標,踐行扶林扶綠初心,充分發揮金融紐帶作用,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厚植美好生活底色。
仲夏七月,返鄉大學生小賴經營的生態農場內一場葡萄采摘節活動正在甜蜜開幕。創業之初,有技術有思路,但是理想照進現實要需要實踐出真知。長汀信用聯社的金融助理網格化走訪了解到該項目發展前景良好,主動授信提供金融支持,使他更有信心和勇氣采購新農機、引入新果品、推動新農旅,實現綠色種養優勢轉化。如今他的夢想更加豐滿,也更堅定了帶動鄉親共同富裕的決心。
長汀農信聯社主動融入黨政主導的綠色生態發展機制,積極構建“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長效服務模式,走出一條具有農信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為建設綠色福建貢獻農信力量和智慧。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