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河南訊(記者王松 通訊員李國恩 王帥)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近年來,河南南召農商銀行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生態美縣、產業興縣、旅游活縣”發展戰略,以花卉苗木、中藥材、鄉村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為支持重點,不斷強化信貸投放,持服續提升務質效,助推全縣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截至2022年6月底,該行各項貸款余額達61.8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59億元,占比達96%。
深化信貸產品創新,提升服務精度。該行從完善產品創新機制入手,圍繞提升信貸產品與客戶需求的匹配度,建立了以客戶需求驅動、動態調整優化和創新激勵三項信貸產品創新機制。圍繞特色優勢產業抓創新,以政府重抓重推的“1+3+N”特色產業,即1個傳統產業(柞蠶養殖),3個支柱產業(苗木花卉、中藥材、食用菌)和多個新興產業(艾草、小龍蝦、鄉村旅游、農村電子商務等)為核心,先后推出了桑蠶貸、林權貸、花木權抵押貸款、倉儲質押、景區收費權質押、民宿貸等多款具有本地特色、符合客戶實際需求的信貸產品,為助推優勢產業強勢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強化服務模式創新,挖掘服務深度。該行圍繞擦亮“中國玉蘭之鄉”這一金字招牌,積極探索產業鏈融資模式,由下游的辛夷加工企業與上游的苗木合作社和農戶簽訂采購合同,合作社和農戶可憑借采購合同以及加工企業提供的擔保獲得授信支持,農戶和合作社則在供貨價格上進行適度讓利,以此強化長下游企業的利益聯結,增加其抱團發展的內生動力。在該種模式助力下,全縣玉蘭苗木種植面積達16萬畝,產品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圍繞助力五朵山打造全市千億級康旅產業集群頭部企業,探索“公司+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有效打通了鄉村旅游的資金瓶頸,近兩年先后投放文旅產業貸款2.4億元,為全縣文旅產業上規模、成集群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強化跨界合作,分別與縣林業、農業、旅游、退伍軍人部門和擔保中心合作,設立500萬元專項貸款風險保障基金,積極爭取政府財政貼息、行業部門政策幫扶和擔保部門增信支持,切實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融資與融智結合,拓展服務廣度。該行針對部分客戶缺乏經營管理知識和生產技能等問題,以“黨建+金融”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三級黨建聯盟的組織和信息優勢,聯合當地政府和相關行業協會開展“送技術、送信息”進企業活動。積極依托自身資源和信息優勢,組織部分頭部企業對初創型企業開展技術指導、產供銷合作等全方位結對幫扶,著力破解特色產業發展的資金技術和經營管理難題。
積極落實減費讓利,提高服務溫度。該行積極申請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等政策工具,兩年來先后申請各類政策性金融支持工具4.5億元,為更好地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金基礎。在廣泛減免服務收費的同時,主動承擔小微企業貸款房屋抵押登記費及房地產類押品評估費。大力推行一次授信、循環使用、隨用隨貸、隨貸隨還服務,嚴格落實為企業紓困解難一攬子幫扶政策,積極推行無還本續貸、延期還本付息,有效減輕企業了倒貸成本和還款壓力。
責任編輯:楊怡明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