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李振華)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當時。8月16日,歷經三個半月的伏季休漁,福建晉江深滬漁港迎來了開漁的盛況。
晉江市擁有121公里海岸線、95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海洋產業條件優越,有挖掘潛力,海洋經濟是晉江經濟發展中一顆待挖掘的璀璨明珠。
晉江農商銀行面對難得機遇,積極布局“海洋金融”,持續深化“多社融合”模式,創新“福海系列”產品,打造“主題銀行”品牌,加大金融服務,助推海洋經濟揚帆起航。
圖為晉江農商銀行金融助理在開漁期間為準備出海船主送上祝福并介紹金融產品。
打好產業發展“主動仗”
“這幾年來,我們深滬海洋產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期間晉江農商銀行真是跟我們形影不離。從造船廠、凍品廠到海產品加工廠、從船員、船主再到魚市商販,晉江農商銀行通過各種方式為我們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務。”深滬漁港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蔡總說道。
以黨建共建為切入點,晉江農商銀行把握“多社”這一基礎,明確“融合”這一目標,力求合作雙方有落地,見成效。一方面,與當地海洋漁業主管部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主動對接服務好重點項目。比如,建成多年的晉江深滬漁港為國家級中心漁港,在設施升級、港灣清淤等方面有資金需求,該行主動對接為其提供專項資金用于漁港建設升級項目。
另一方面,積極與當地特色協會(商會)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獲取會員清單,對接做好服務。如疫情期間,該行在前期為深滬漁業協會授信10億元的基礎上,為其增加授信1億元,并為32名漁船主新增用信4000多萬元,幫助漁船主化解周轉資金短缺問題,推進漁業復工復產。同時,積極發揮金融助理和鄉村信息員作用,深入漁村大街小巷,為海洋產業經營者帶去最新的優惠政策,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米”。
下好產品創新“先手棋”
“當時受到疫情影響,手頭資金有點不寬裕,尋求貸款卻四處碰壁,明明養殖池里那么多優質鮑魚,許多銀行卻以資產價值難以評估拒絕我了。最后幸好晉江農商銀行客戶經理找上門來,主動為我們量身定制了鮑魚貸,幫助我們渡過了難關。”金井鎮的鮑魚養殖戶陳某感激地說。
圖為晉江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史桐融帶隊調研漁船主金融需求。
鮑魚養殖戶陳某遇到困境并非個例。海洋漁業融資難,主要源于小微企業和養殖戶的資產多為“非標”資產,難以評估價值和抵押擔保。晉江農商銀行找準“痛點”,努力“破題”,在省農信聯社“福海系列”產品框架內,因地制宜創新推出“信用船”“漁業養殖貸”“信e貸”“鮑魚貸”等“非標”類信用擔保貸款產品,支持海洋漁業經營主體復工復產。
金井鎮海洋養殖業發達,特別是鮑魚養殖具有相對優勢,晉江農商銀行針對鮑魚養殖的資金需求,為養殖戶量身打造“鮑魚貸”,幫助客戶順利度過疫情難關。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鮑魚貸”50余戶,授信金額近3000萬元。
又比如“信用船”貸款產品,是晉江農商銀行根據轄內深滬鎮漁業資源優勢,以評定的“信用船”漁船所有權作為抵押物而開辦的一項特色產品,最高可按漁船評估價值的50%進行貸款。目前深滬當地有200余艘漁船,與晉江農商銀行有合作的有近120艘,占當地市場的80%左右。
走好全面發展“升級路”
走好全面發展“升級路”,既意味著要提升自身特色服務,也要通過優質的金融服務促進外部產業發展。
晉江農商銀行結合當地海洋歷史特點,設立了以海洋為主題的“五位一體”銀行——深滬支行。
該支行除提供銀行網點的常規金融服務外,還定期在網點組織開展海洋文化相關講座,利用支行內設智慧體育多元空間舉行室內模擬釣魚、沖浪等活動讓走進網點的客戶深入感受不一樣的海洋文化。同時,還邀請當地名小吃協會蒞臨支行現場推介拳頭母、馬加羹等特色海產品小吃,幫助漁民通過助農電商平臺“福農e購”拓寬海產品銷售渠道。
以主題網點為延伸,晉江農商銀行逐步強化集金融、電商、物流、民生、政務“五位一體”的服務功能,積極對接海洋加工企業、冷鏈物流企業等轉型升級,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升級。截至7月末,該行已累計支持凍庫企業、海產品加工企業近150家,貸款余額超8億元。
同時,通過晉江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眾多新漁船完成了技術升級,漁船噸位從以往的最高500噸提升至600噸,捕魚期限從七天延長至一個月,捕撈效率大幅度提高。
聽潮聲,看潮落,在海風潮聲中才能感受到大海的魅力。興產業、助民生,未來,晉江農商銀行將堅定支持海洋產業,做好支農支小“排頭兵”,為晉江當地海洋經濟發展貢獻更大農信力量。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