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寧夏訊(通訊員田寶東)為有效落實“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一系列政策舉措,今年以來,平羅農商行持續深化“223”紓困政策舉措,助力市場主體恢復增長,竭力為穩住縣域經濟基本盤貢獻金融力量。
圍繞“2個中心”,暢通實體經濟融資通道
加快產品創新。該行以縣域建設15萬頭奶牛基地為著力點,優化“活體抵押+保險權益”融資方式,推出“奶(肉)牛貸”信貸產品;圍繞服務農業生產及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規劃,創新了“農業生產托管貸”、“農房消費貸”產品。累計創新特色產品達到10項。截至8月末,發放特色產品貸款2027戶、金額3.25億元。
搭建融資平臺。該行持續加強與地方政府、擔保公司等單位的協調合作,著力搭建各類融資合作平臺,破解三農市場主體擔保難問題。目前已與縣財政局等單位簽訂了“鑫農貸”等直擔和批量擔保合作項目13項,發放各類融資擔保貸款5.64億元,惠及“三農”主體2513戶。
突出“2個重點”,推進實體經濟恢復增長
推進“整村授信”工程。該行著力對全縣13個鄉鎮,3.8萬戶有效農戶開展信用評定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全縣2.2萬戶信用戶評定工作,占全部有效農戶的59%,授信金額23.48億元。
推進“六新六特六優”產業。根據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所確定的戰略規劃和產業發展要求,該行優化完善了本行“六新六特六優”實施方案及500萬元以上貸款營銷獎勵及任務考核規則,竭力推進縣域“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紓困發展。至8月末,發放“六新六特六優”產業貸款9.86億元。
優化“三項舉措”,激發支持實體經濟活力
優化產業包抓舉措。該行圍繞縣域優勢特色產業及自治區“二十個重點項目”,優化完善行級領導包抓金融支持特色產業工作機制及實施方案,組建工作專班,明確包抓責任,制定目標任務,切實讓包抓機制成為傳達壓力、促進業務、推動服務實體經濟的強勁動力。
優化小微專營舉措。該行整合人力、業務資源,優化小微貸款專營機制,發揮團隊和專業優勢,對融資需求500萬元以上小微企業實施有效對接,持續提升服務小微企業專業化水平和經營活力。
優化激勵約束舉措。該行通過開展“大營銷”“大干150天”等專項活動,優化完善各項競賽營銷方案,激發調動全員綜合營銷潛能;通過落實各項營銷懲戒措施,切實提高營銷工作的執行力和營銷成效;通過優化指標評價體系,完善盡職免責容錯機制,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