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許秀菊)有這么一群人,扎根一方熱土,追夢一方向往,他們穿梭于田間地頭、大街小巷,不論嚴寒抑或酷暑,風里或是雨里,流逝變幻的是時間,唯一不變的就是那一抹抹“農信紅”。他們是福建霞浦聯社的工作人員,也是群眾的“老熟人”“貼心人”。
圖為霞浦聯社金融助理將金融服務送到船頭。
炎炎烈日農信人的“高溫戰記”
今年夏季的氣溫高于往年,但卻擋不住農信“硬漢”的工作熱情。他們抗高溫、戰酷暑,利用夏日午后群眾休息在家的黃金時段,一戶戶上門、一扇門一扇門地敲,深入宣傳信貸產品,堅持提供優質服務,做到服務到家、送貸上門。
“連續好幾天,頂著大太陽,你們扛著復印機、拎著機器,一戶一戶的跑,真是辛苦啊,快進來吹會風扇、喝口水。”客戶見到霞浦聯社的工作人員熱情地說。
根據前期評議形成的“白名單”,該聯社逐戶做好聯系對接,對有生產經營資金需求的客戶入戶收集材料,并且實現現場核實、現場放貸,真正做到高效率服務。眼瞧著一件工作衫,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如此循環反復。
幾日未見,再見時都不免感嘆一句:“你怎么黑成這樣!”這是最真實的寫照。就是這樣一群人,上得了茶山、下得了田地、去得了工廠、到得了漁排,他們沒有“超能力”,靠著的不過是一顆為民服務的心。他們真真切切地用實際行動打破了以往群眾對銀行人“吹著空調數一數錢”的觀念,讓農信這一形象真正入村入戶、入腦入心。
寒風凜冽農信人的“圍爐邊記”
“信用社的阿弟阿妹,這天氣可冷了,還下著雨,快進來烤烤火。”今年春節前,村里的人氣也漸漸旺起來了。崇儒鄉溪邊村的鄉親們,又開始圍在一起烤火。來自鄉村最真實、淳樸的生活方式,往往比暖氣、“小太陽”更讓人歡喜。
節前“旺季”,農信“金蜜蜂”又怎能放過。“我們今天來,是想和你們宣傳一下整村授信。”溪邊村是崇儒鄉開展整村授信的“第一站”,2022年伊始,又成為“首發站”。
圍坐在火爐旁,霞浦聯社的工作人員拿著宣傳單,與鄉親們邊嘮嗑著鄉情家常,邊進行宣傳:“溪邊村現今的發展越來越好了,村子的建設也越來越美了。咱們信用社再次選定溪邊村,是想為咱們村民朋友多謀些優惠,多加些便利。想要干事的,缺乏資金的,找我們信用社就對了。村里我們也來了很多次,大家都很熟,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問題,盡管提、盡管問。”
霞浦聯社主動作為,進一步走進田間地頭,與群眾不斷加強聯系。
無畏逆行農信人的“大白日記”
今年以來,霞浦遭遇兩次疫情侵襲,在疫情的第一線,有一群可愛的“大白”,他們來自霞浦農信。
20余人的農信志愿小分隊,各大鄉鎮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請出示您的健康碼”“請提前準備好身份證,打開采樣登記碼”“請核對您的信息”……這是他們一天的工作,重復著同樣的話,做著相同的動作,開展核酸檢測引導、秩序維護、掃碼測溫等志愿服務活動,助力全員核酸檢測安全有序、高效進行。
“懷中有夢想,頭上有鐮刀,眼中有明月,心中有戒尺。”他們不卑不亢,腳踏實地,在平凡崗位自我綻放;他們義無反顧,無懼挑戰,用實干實績自我突破;他們心懷夢想,植根沃土,在農村大地自我證明。
責任編輯: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