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吉林訊(見習記者李新艷 通訊員劉華)9月,為反假貨幣宣傳月,九臺農商銀行緊緊圍繞人民銀行及上級機構的相關要求,將反假貨幣宣傳與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有機結合,組織全轄營業網點共同參與,積極開展多層面、廣角度、接地氣的反假貨幣宣傳活動。
創新宣傳手段,擴大宣傳范圍
該行積極開拓思路,創新宣傳思維,通過運用線上線下等手段,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
線上方面,借助數字化、趣味化宣傳形式,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賬號、美篇等載體,開辟人民幣知識專欄,發布宣傳內容、案例信息及活動圖片,對群眾關心的問題給予及時、全面、準確的解答,確保活動宣傳接地氣、入人心。
線下方面,強化各營業網點的陣地作用,做到“宣傳主題上屏、宣傳海報上墻、宣傳資料上架”,合理設置人民幣知識公示欄、咨詢臺,安排工作人員在營業大廳主動發放資料,圍繞貨幣防偽知識、反假小技巧、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方式等各個方面進行宣傳。
聚焦重點領域,延伸宣傳觸角
該行引導全轄各營業網點主動承擔網格宣傳責任。農村網點組織宣傳隊走進田間地頭,開展“拉家常”式宣傳,通過案例的生動講解使廣大群眾了解到基礎的金融知識,最大限度避免“假幣坑農”事件發生。
城區網點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向周邊商戶、基層社區、農貿市場等現金使用量較大的場所開展專項宣傳。通過真假幣實物對比指導,面對面講解商戶識別假幣的方法和技巧,介紹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標準。
同時,還積極了解周邊商戶人民幣現金使用情況,詢問小面額紙幣及硬幣的需求,發放客戶經理聯系卡,方便商戶第一時間咨詢聯絡。
瞄準重點人群,提升宣傳質效
針對老年人群體,該行普及反假幣、殘損幣兌換等知識,通過趣味問答、通關獎勵、領取紀念品等方式,提升老年人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幫助老年人群體提升反假貨幣技能,增強保護自身財產的意識。
該行充分利用9月開學季的有利時機,積極走進中小學、高校,開展反假貨幣知識培訓班,并適當介紹數字人民幣相關知識,讓學生在提高假幣識別能力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為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