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李晶)今年以來,東山聯社始終堅守為農初心,堅持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不動搖,用行動踐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轉型創新,優化服務模式,強化金融賦能,充分發揮地方銀行助企紓困解難、關懷轄內客戶、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用實實在在的具體舉措詮釋著“鄉村振興主辦銀行”的內涵。截至8月底,東山聯社存貸款總量突破80億元大關,各項存款余額58.8億元,比年初增幅14.27%;各項貸款余額37.33億元,比年初增幅13.58%。
黨建引領,點燃紅色引擎
東山聯社充分發揮人緣地緣優勢,成立“學谷公”金融服務隊,推進全轄區“整村授信”工作,現已完成精準建檔31596戶,貸款覆蓋面33.95%,新增貸款用信戶數1181戶,主動承擔全縣94%小額信貸發放任務,受益農戶貸款數達18446戶,覆蓋面達49.5%。
該聯社推出“學谷公”特色黨建品牌,升級“紅色農信志愿者服務驛站”、組建“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隊”,各網點積極推廣“福居貸”“福村貸”“福漁貸”“福海貸”“信易快貸”等創新產品,至8月底涉農貸款占比達98%以上。
該聯社還推行“一個支部、一個服務小組、一個共建村、一面旗幟”的銀村共建模式,將“雙基聯動”共建村工作作為推動“三提三效”工作成效和推進“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的重要載體,上半年新增與13個村(社區)建立黨建共建關系,選派鄉村振興指導員,每周至少三個半天派駐各行政村。
多措并舉,打造藍色“漁業鏈”
從木質漁船到鋼質漁船,從白改塑到深海網箱養殖,海洋裝備的不斷改造升級、提質增量,讓海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產量越來越高。而這離不開東山聯社創新服務產品,推出“福海•船抵貸/福漁貸”的大力支持。
目前,全縣累計辦理船抵貸1630艘17.63億元,解決廣大漁民購建鋼質漁船的“急難愁盼”;辦理福漁貸33戶1090萬元,對接8000畝海域“白改塑”漁排升級改造項目,幫扶漁民逐漸淘汰低效、污染的泡沫塑料漁排;同時支持深海網箱養殖、塑膠漁排、塑膠浮球,進一步提升養殖抗風險能力。
從人工運輸到冷鏈物流,從冷鏈物流到海洋生物,運輸技術的不斷改善和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高,讓東山海洋產品品質得到極大提升,銷路越來越好。
東山聯社大力扶持華昌食品、永隆水產等水產品加工與流通龍頭企業拓展冷凍倉儲、物流配套服務,提升生產和抗風險能力,扶持茂興海洋生物生產甲殼素提取物,提升產品附加值。目前推出的“福海•冷鏈貸”已辦理冷鏈物流、倉儲和運輸等各環節貸款1083戶4.03億元。
東山聯社推出“福海•電商貸”,大力扶持以沈船長為代表的陳城鎮澳角村水產電商一條街微商電商新興產業,通過水產電商把更多的海產品通過飛機銷往全國各地。2015年成立的沈船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銷售海鮮產品,現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帶動水產電商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目前累計發放電商貸64戶8.7億元,東山海鮮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
強化服務,推進多社融合
東山聯社本著平等互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和渠道優勢,通過加強普惠金融領域合作,全力支持東山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和農民全面發展。
目前,東山聯社與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開展“黨建+金融指導員”助力鄉村振興合作,與農業農村局簽訂福農綜合服務平臺戰略合作協議,與東山縣稅務局簽訂城鄉居民兩險委托代征協議,與東山縣科學技術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東山縣工商業聯合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水務集團簽訂水費代繳協議,與行政服務中心簽訂抵押物登記直連系統,開設虛擬營業廳,為東山縣人民政府捐贈抗疫資金15萬元,為東山縣教育基金捐款60萬元,支持東山科技文化教育事業,連續9年開展捐資助學活動,累計通過“福萬通慈善基金”捐助貧困大學生、中學生108人次,捐助金額39.6萬元,盡顯農信人的責任擔當。
東山聯社致力于為廣大農村客戶提供便利、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實現農村地區金融服務全覆蓋,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