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李發楨)隨著武平縣象洞鎮生豬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生態平衡被打破,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為了恢復環境,武平縣委、縣府指導象洞鎮產業轉型升級,關停生豬養殖,發展以“一雞一果”為主的綠色環保產業。由于實踐經驗的匱乏和技術水平的缺失,大部分群眾對“一雞一果”產業缺乏信心,紛紛出門打工,象洞鎮經濟進入斷崖式下降。
為全面支持象洞鎮產業轉型升級,武平聯社適時推出金融助理特派員制度,并推出“興農貸”和“惠林卡”等鄉村振興主打特色產品,全力支持象洞當地農民轉產轉型——發展黃金果和象洞雞產業。
從2019年開始,經過3年發展,象洞鎮已形成了以黃金果、象洞雞產業為主的綠色環保產業群,2022年象洞鎮共種植黃金果近8000畝,象洞雞年出欄300萬羽,現已形成了黃金果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產業鏈。同時以前外出打工的青年,紛紛回村創業。
象洞鎮光彩村村民謝鵬和妻子鄧銀仙是一對“80后”農民夫妻。早些年夫妻倆在廣州打工,雖然收入不少,但是離家太遠,想家想孩子成了夫妻的“心病”,能在家門口創業又能兼顧家庭成了他們的“夢想”。
2020年中旬,夫妻倆決定回鄉創業,看到象洞鎮兩委的政策宣傳,象洞鎮確定“一雞一果”作為鎮主導產業進行重點打造,積極發動群眾養殖象洞雞、種植黃金果等特色農業產業的政策支持,最后夫妻二人選擇了種植百香果。2020年10月成立了武平縣鵬哥家庭農場,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系列的問題迎面而來。建設百香果棚、育苗基地建設、農藥化肥采購需要大量周轉資金,讓其夫妻一籌莫展,光彩村金融助理王泉森通過銀村共建平臺,到光彩村宣傳相關政策時得知謝鵬的情況之后,主動上門細致了解其經營情況,并及時為其推薦“興農貸”,謝鵬運用“興農貸”20萬元作為種植黃金果的啟動資金,經過兩年時間打拼,現農場黃金果種植面積已達20余畝,其本人也從當年薪資僅有5萬元的打工小伙,成為年入15萬元的小老板了。
下一步,武平聯社將以產業集群為重點、黨建共建為媒介、整村推進為抓手,深化合作,支持黃金百香果種植面積,助力鄉村產業興旺。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