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陳文琴 陳亮)今年以來,在同業競爭壓力倍增和市場經濟持續下行的雙重挑戰下,長樂農商銀行始終堅守支農支小陣地,專注服務實體經濟,并針對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制定“余額、戶數”雙增長的目標。截至10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6.42億元,比年初增加7.77億元,增幅27.14%,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4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戶數491戶,比年初增加78戶,增幅18.89%,實現“又穩又快”的發展態勢。
圖為長樂農商銀行金融助理走訪鶴上鎮榮端農業合作社了解金融需求
傾力“三個精準” 擦亮小微金融“精”字牌
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的基本盤,穩住了企業才能穩住就業、穩住經濟。一直以來,長樂農商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可得性、覆蓋面和滿意度,助力小微企業信貸業務提質增效。
為緊抓企業信貸業務主脈絡,長樂農商銀行根據網點布局,持續探索由業務拓展部牽頭、各支行行長負責、客戶經理為基礎的三級責任網格化服務體系,實施網格掛圖作戰。該行還組建金融服務小隊,對全域小微企業100%走訪并建立企業信息庫,做深做實網格金融工程。
同時,該行積極實施融合戰略,依托“金服云”平臺及各類政務平臺數據,全面推進“百行進萬企”工程,充分運用鄉村振興貸、紓困貸等多個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條件企業客戶的特色金融產品。
該行在做好精準信貸投放方面,積極做好轄內由政府重點扶持的企業信貸服務工作,重點支持支柱行業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大對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投放力度及對制造業中長期信貸支持。
創新“三個鏈式”,優化小微金融“鏈”服務
作為長樂地區支柱產業的紡織行業,上下游之間應收應付賬款“三角債務”歷來是企業傳統供應鏈面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針對紡織業供應鏈及上下游企業客戶融資需求,長樂農商銀行積極與紡織業龍頭企業開展供應鏈融資合作,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擔保難問題。
為不斷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精準度、針對性和匹配度,長樂農商銀行積極探索開展區域整體授信,緊抓農村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持續拓展“五福”產品體系,不斷豐富完善“商貿貸”“小微貸”“養殖貸”等符合長樂實際的“五福”系列信貸產品,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
該行圍繞轄區重點產業鏈發展,探索打造“產業+科技+人才+金融”的要素服務新模式,將“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與科技下鄉、科技特派員相結合,支持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全方位做好人才引進、培養和精準服務,形成“人才賦能+企業孵化+產業升級”的服務生態鏈,孵化、培育一批高成長性創業主體。
堅持“三個強化” 提升金融助企“軟”實力
在服務產品、服務手段等服務外延不斷豐富完善的同時,長樂農商銀行主動挖掘客戶需求,深入創新服務內涵,努力提供超越客戶期望值的金融服務。
該分行強化“通道”建設,構建廣覆蓋、多層級的高效續貸網絡,為小微企業開辟信貸服務綠色通道,實行快辦、快審、快批、快放的快捷審批機制,同時加大利率優惠力度,對福州及長樂地區的房產實行免評估機制,切實為當地企業減負降負做出貢獻。
在強化“機制”建設方面,該行通過搭建“陽光服務”平臺、“小微金融服務平臺”,推行“八公開”制度、長效陽光監督機制、小微企業走訪機制等舉措,同時縮短業務辦理時限,規范服務操作流程,進一步提升信貸受理、審批效率。
此外,該行致力強化“激勵”督促,將增戶擴面、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完善盡職免責管理辦法,充分調動客戶經理敢貸、愿貸的積極性,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力破小微企業融資的“最先一公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