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近年來,江蘇沭陽農商銀行踐行“背包精神”,始終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便民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打通普惠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今年4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達328.84億元,比年初增加11.99億元。
積極走訪對接企業
“背包精神”源自20世紀50年代,當時老一輩農信人身背帆布包,把黨的農村金融政策送到田間地頭、千家萬戶,這種風雨無阻、主動上門的服務精神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背包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農信人。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傳承,如今“背包精神”依舊在農信系統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為沭陽農商銀行的辦貸效率點贊,這400萬元貸款資金解決了我擴大經營規模遇到的難題,太及時了。”沭陽縣新奇門窗制品廠負責人楊國際感激地說。
沭陽縣新奇門窗制品廠成立于2009年,經營范圍包括:門、窗制作以及銷售。
該行在走訪對接活動中了解到,該廠因擴大經營規模遇到流動資金不足的難題。沭陽農商銀行客戶經理深入了解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狀態以及可用于抵押的資產后,及時發放貸款400萬元,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
為更好地為客戶服務,踐行“背包精神”,該行扎實開展走訪營銷活動。該行班子成員及各部門總經理每月到所包單位工作不少于2次,進行協同營銷。全轄各網點定期深入走訪農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對一”開展融資對接服務,向客戶宣傳新產品、新服務,進村莊訪客戶、進社區訪居民、進園區訪企業、進市場訪商戶,精準定位,一體化營銷存貸款、線上業務、社保卡等產品。
同時,為持續推進普惠金融政策進入千家萬戶,該行發揮點多面廣、人熟地熟等優勢,針對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客戶的特點,精準劃分服務網格,引導客戶體驗特色產品,提升營銷效果。
積極提升服務水平
沭陽農商銀行秉承服務“三農”理念,將“背包精神”轉化為開展普惠金融和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的具體舉措。
目前,沭陽縣的夏收工作已經啟動,該行發揚“背包精神”,充分利用農業專業合作、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走訪的機會,宣傳貸款利率優惠、產業扶持政策,大力推廣信貸產品,全面滿足農業專業合作、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的資金需求。
該行充分發揮點多、面廣的優勢,組建移動金融服務小隊,定期組織員工深入鄉村、社區、企業等,進行宣傳講解反假幣、反洗錢等金融知識,推動金融知識惠及千家萬戶。
此外,為優化辦貸流程,該行還依托線上平臺,簡化工作流程,提升客戶辦貸體驗,實施“名單制”跟蹤管理,開辟“綠色通道”,推行“限時辦結”“陽光辦貸”“首問負責”制度。
傳播星球App聯合創始人付學軍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農信機構應堅持市場定位,從如下幾方面發揚“背包精神”:一是深入了解農村市場的需求,為客戶提供貼心的金融服務。這包括了解農戶的金融需求、生產經營狀況、生活習慣等,以便為客戶提供更加符合實際需求的金融產品。二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農村市場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例如:推出針對農戶的貸款產品、農村小額信貸、農村電商金融等,為農村市場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三是深耕農村市場,聚焦小微企業和農戶金融需求。通過專業化的團隊和服務,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水平,助力農村經濟發展。
(通訊員胡玲玲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屈珂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