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力輝
近兩年來,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黑龍江農信”)著眼龍江振興發展大局,全面實施“主業重塑”工程,以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糧食收儲企業為重點,突出春耕備耕關鍵環節,創新金融產品,強化服務舉措機制,金融服務“三農”成色更足,覆蓋面更大,內涵更豐富,產業領域更廣,農信轉型發展步伐更堅實,為建設現代化大農業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截至5月末,黑龍江農信各項貸款余額3379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投放備春耕貸款967億元,同比增加24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位于哈爾濱市呼蘭區大用鎮立業村的“規模種植戶貸款政策宣講會”現場,“信達于民,合源于心”“‘良田貸’助農耕”的標牌和橫幅格外醒目。十里八鄉的種植戶們齊聚一堂,認真傾聽哈爾濱聯合農商銀行大用支行宣講員吳桐為大家解讀如何在春耕備耕生產中更好利用農信社的規模種植戶貸款政策獲得資金支持。
參加這次政策宣講會的規模種植戶劉忠財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感謝農商銀行給我們提供真誠貼心的信貸服務。”
記者從黑龍江農信獲悉,2023年以來,黑龍江農信發揮傳統優勢,深耕糧食生產領域,在支持傳統農戶的基礎上,連續兩年開展了以規模種植戶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評級授信,持續打造“無擔保、免抵押、純信用、零費用”種植快貸產品,確保貸款投向、用途更加精準,確保農戶足不出戶可辦貸。截至5月末,黑龍江農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較2023年初增長519億元,達到731億元。
在做好單一種植信貸的同時,黑龍江農信拓展信貸市場,積極打造糧食全產業鏈金融,開展糧食“收、儲、加、銷、貿”等經營主體評級授信工作,按最大倉儲量和計劃收儲量綜合測算精準評級授信,充分滿足經營主體實際資金需求。截至5月末,黑龍江農信服務糧食全產業鏈經營主體由過去的2000戶增長到現在的3564戶,貸款余額較2023年初增長122億元,達到260億元。
智能微貸、普惠快貸、良田貸、糧權貸……多種多樣的涉農貸款產品滿足了不同企業的融資需求。連日來,哈爾濱鴻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黑龍江春華秋實糧油有限公司等13家糧食企業,共計獲得哈爾濱聯合農商銀行授信10億元。
“為做強、做好、做優、做大規模種植領域、糧食收購領域、普惠小微領域、集團客戶及優質企業領域‘四個基本盤’,為三農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撐,我行將創新驅動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結合自身市場定位、經營特色和稟賦條件,不斷研發和完善業務產品,著力打造了智能微貸等一批從種植到收購和加工的糧食產業鏈信貸金融產品,極大方便了農戶和糧企進行資金調配使用。”哈爾濱聯合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高元林向記者介紹說。
據悉,黑龍江農信順應龍江農業農村發展形勢,堅持“支農支小”與服務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一體發展,研究制定專屬營銷方案和金融產品,積極與黑龍江省農投集團、黑龍江省建投集團、北大荒集團等對接合作,賦予農貸業務更新內涵、更多外延。同時,黑龍江農信圍繞實施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研究制定鮮食玉米、飼料加工、玉米深加工等7個信貸投放指引,引導信貸資金向農業產業化體系拓展延伸。
近兩年來,黑龍江農信圍繞統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進一步完善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積極推進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截至5月末,現代種業基地、高端農機制造產業、綠色產品基地、農產品加工等貸款余額190億元,同比增加36億元。圍繞高端肉牛“百千工程”、奶業振興計劃、現代畜牧產業、鵝產業、冷水漁業振興、森林食品藥品產業等戰略部署,引領各地行社圍繞畜牧、冷水和森林等資源稟賦,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截至5月末,上述領域貸款余額50億元,同比增加近兩倍。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