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廣東茂名被稱為“水果之鄉”,荔枝、龍眼等“土特產”遠近馳名。
一直以來,茂名農商銀行聚焦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持續優化金融服務,加大信貸資金支持力度,做好“土特產”文章,助力水果產業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水果產業貸款余額已達3.15億元。
電白區是廣東有名的早熟優質荔枝主產區,老李在電白區麻崗鎮承包了大片土地種植荔枝。“我主要通過品種嫁接優化等方式,不斷改良荔枝品種,提升荔枝產量和品質,然而新品種的孕育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老李向記者表示,正當他一籌莫展時,茂名農商銀行林頭支行金融特派員主動上門,為他介紹該支行信貸產品,為其成功發放400萬元貸款。
在這筆信貸資金支持下,他引進了荔枝優良品種冰荔,布局高端市場。現在,他的果園一片繁忙,小荔枝也成了“致富果”。
荔枝產業不斷做強的背后,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
茂名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行發揮人緣地緣優勢,組織客戶經理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產業調研,全面了解生產端農戶、供給端采購商和銷售端等上下游資金需求,分析荔枝種植周期、化肥采購、資金周轉、物流運輸和銷售等特點,形成標準化授信業務指引,同時以“產業+金融”服務模式,以“荔枝e貸”“流水e貸”“農業擔保合作貸款”等產品為抓手,與茂名市農產品加工與流通協會等簽署合作協議。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行累計走訪荔枝產業客戶560戶,已授信238戶,用信余額2413萬元,重點支持當地荔枝龍頭企業,同時積極支持轄內涉及荔枝種植、購銷、加工、物流、保險及貿易流通的電商、微商、專業合作社、種植農戶和家庭農場等群體,量體裁衣支持荔枝產業品種優化、品質優化和品牌打造,提高“土特產”附加值,有效探索金融支持荔枝產業強鏈延鏈補鏈新模式。
電白區圣女果種植面積約6萬多畝,年產量約25萬噸,年產值近20億元。圣女果是當地特色農業產業之一,當地省市級“一村一品”圣女果專業村就有4個。
茂名農商銀行以黨建為引領,深入推進“農村金融(普惠)戶戶通”工作,與41個鎮街黨(工)委、648個行政村(居)黨支部開展黨建共建,推動人員下沉,開展“整村授信”金融服務,以“整村推進、信用評定、批量授信”的方式,深入開展入戶走訪、信息采集、建檔評級、授信簽約等工作,不斷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助力圣女果產業發展。
“為精準觸達客戶,我行加強與村兩委溝通合作,與村委干部組建信用評定小組,共同開展背靠背評議工作,并應用信息管理系統(CMS)線上工具,做好農戶信息建檔工作,精準為涉農主體開展信用畫像,將金融知識和金融服務送村入戶,助力‘百千萬工程’。”茂名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開展“整村授信”村數達349個,預授信和授信戶數達18.48萬戶,預授信和授信金額75.94億元,用信余額19.07億元。
為滿足不同客戶差異化金融需求,茂名農商銀行還結合區域特色產業,不斷優化產品體系,推出“保險種植貸”“三農易”“小微易”“好農貸”“創業擔保貸款”“婦女創業貸款”等普惠型涉農產品,與地方財政局、農業農村局聯合推出“鄉村振興貸”,通過財政貼息降低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截至5月末,該行累計發放“鄉村振興貸”業務11筆,金額3310萬元。
此外,該行堅持惠農便民服務理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站、助農取款服務點、移動支付示范點等渠道建設,不斷延伸服務觸角,累計投放粵自助政務服務自助機698臺,提供460多項民生服務和20項金融服務,累計導辦代辦業務筆數達360萬筆。截至今年5月末,全行網點、自助設備、POS機數量分別達到74個、212臺、536臺,分別建設農村金融服務站和助農取款點29個,實現金融服務全市鄉鎮全覆蓋。
(通訊員陳燕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