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松 通訊員 張橋
近日,在河南濟源思禮鎮洛峪新村峪豐漁業陽光溫室內,透過A12號箱體式養殖設備的玻璃,只見一條條鱘魚在翻騰的水浪間上下游動。
峪豐漁業是河南省首家箱體式智慧漁場。已投用的一期項目科技感十足。20個箱體式養殖設備分兩組依次排開,每個箱體上方都有明確的標識牌。標識牌上詳細注明了“鯽魚、鱘魚、鱸魚”等種類名稱,并注明各類魚的生長習性、營養價值等內容,圖文并茂,一目了然。智能水質監測系統實時顯示水溫、PH值及氨氮、溶解氧、亞硝酸根的濃度等數值。北邊的水處理池正在對循環水進行水質處理。
洛峪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盧躍東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智慧漁場項目是為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而從安徽引進的產業項目。該項目以“分箱養殖、異位處理”為核心原理,在箱體式養殖設備內高密度養殖,結合硝化池,采取豎流沉淀、物理過濾、生物凈化等方式,科學調控養殖水體、生態凈化養殖尾水,保持養殖水體高效循環利用。運用集成科學控溫、控水、控料、控氧,確保養殖全程可控、質量安全可控,從而實現養殖過程標準化、養殖環境生態化、資源利用集約化和養殖管理智能化的目標。
回想項目建設以來的經歷,盧躍東感慨道:“項目初期需要投入資金200余萬元,我們籌資70萬元,還面臨著150萬元缺口。項目要落地建設,這筆資金從哪來,成為我們當時面臨的最大難題。”
濟源農商銀行思禮支行獲悉此事后,及時與村里對接,了解項目具體情況。
“通過多次到村里實地調研,我們發現這個項目的可行性非常高,科技性也很強。于是我們快速行動,開通綠色通道,迅速為村里提供了150萬元信貸支持。”濟源農商銀行思禮支行業務行長李敬對記者表示。
“多虧濟源農商銀行給我們提供的150萬元貸款。”盧躍東告訴記者,“這筆貸款同時享受到了思禮鎮政府的扶持產業發展貼息政策。”
據了解,項目投用后,每箱年可產成品魚5000斤,年產值超200萬元,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
一直以來,濟源農商銀行致力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和良性循環,推動金融機構與科創企業“雙向奔赴”,不斷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力度、廣度、精度,相繼推出科技貸、專利貸等金融產品,緩解企業融資壓力,以金融活水澆灌科創之花,為濟源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截至目前,濟源農商銀行共為科創企業提供金融授信支持6.12億元。
(編輯 田冬 孫倩)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