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貸款全額貼息,農商銀行上門辦理,‘興村貸’解了我們合作社融資的大難題。”山東魚臺縣一家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老張,近日在獲得農商銀行35萬元信貸資金后興奮地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魚臺農商銀行客戶經理為客戶介紹“興村貸”信貸產品 魚臺農商銀行供圖
這是魚臺農商銀行發放的首筆“興村貸”。據了解,該合作社為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主要為村內老百姓提供農資、農技等服務。為保障秋收生產農資需求,該合作社計劃提前儲備一批農用物資,卻遇到了資金不足的難題。
魚臺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在農資行業客群營銷過程中了解其困難后,立即與轄內供銷有限公司對接,根據“村社銀企”合作模式,由縣供銷社提供全額貼息,最終成功為該合作社發放“興村貸”35萬元。
前期,魚臺農商銀行在與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開展黨建共建活動時了解到,縣域內受區位條件、發展基礎、經濟能力等因素影響,當前一些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找不到合適的經營項目,缺少推動村集體增收的有力措施。
“在此背景下,政銀雙方共同調研,并分析農資行業可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的可行性,確定縣供銷社控股的農資生產流通企業與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合作,開展農資經營服務,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魚臺農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此后,該行迅速行動,下發《魚臺農商銀行“村社銀企”四方聯動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創新推出“興村貸”信貸產品,助力農資行業賦能村集體經濟增收。
前期,為加大“興村貸”信貸產品推廣力度,魚臺農商銀行持續健全“高管+部室人員+支行客戶經理+客戶”長效營銷機制,與金融掛職副鎮長配合,按照總行對接行業主管部門、支行對接轄區內客戶的模式,實地走訪清單客戶。截至目前,該行到各鎮街開展“村社銀企”四方聯動工作啟動會議11次,宣講覆蓋轄區234個行政村。
(通訊員鄭可沛、張華君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孫倩)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