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里話豐收。9月22日,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北京市主會場活動在懷柔區北房鎮大周各莊村舉辦,本次活動以“‘百千工程’筑新夢,共襄振興慶豐收”為主題,拉開系列慶祝活動帷幕。
北京農商銀行亮相豐收節北京主會場,從和美鄉村建設、綜合金融服務、特色產品模式等維度全方位呈現了多年耕耘京郊廣袤沃野的累累碩果?,F場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活動、“鳳凰鄉村游”直播特購等活動,以金融活水澆灌“豐收田”,用實際行動為豐收節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繪就金秋好“豐”景。
聚焦農業強
當好服務“三農”主力軍
近年來,北京農商銀行始終立足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近十年累計投放涉農貸款近6000億元,以高質量金融供給助力北京市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貢獻金融力量。
高質量服務首都“菜籃子”。十余年來,該行累計投放穩產保供領域貸款超3500億元,助力北京市重點民生工程“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項目”建設,開設首家入駐金融機構,在“鏈”上創造機遇、培育動能,努力探索從單一農村金融業務承載向城鄉金融互動互促的發展之路,持續推動產品創新、業務生態創新,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層次、動態性的農村金融生態體系,助力城鄉融合發展。
助力和美鄉村建設。該行緊扣北京市鄉村振興規劃和特色產業布局,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民回遷房建設、集體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累計為各類新農村建設項目提供授信超2100億元,為建設空間布局優、基礎設施好、產業支撐強、生態環境美、治理水平高、融合程度深的鄉村振興重點村提供金融力量。
助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坐落于北京南中軸延長線上的大興區,正站在強農興村的歷史新起點上。這里承載著國家改革試點的重任,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先行者,被國務院確定為農村“三塊地”改革試點區縣,對于北京市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扎根本土的北京農商銀行積極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局,率先推出全市首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專項融資產品,有效滿足土地整理、開發建設、產業運營等多環節資金需求。截至2024年6月末,累計為大興區10個鎮試點項目提供授信超520億元,授信余額、貸款余額、支持項目數量均位列地區同業首位,為項目區域順利推進土地騰退整治與“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提供資金保障,積極促進當地農村環境的改善與產業蓬勃發展。
聚焦農村美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北京農商銀行將自身實踐融入國家和地區戰略發展大局,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自身發展條件,在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聚焦“百千工程”,提升金融服務質效。該行與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在未來5年內向北京市“百千工程”重點領域及重點項目提供人民幣1000億元意向性授信額度,助力高質量打造首都鄉村振興樣板。制定《北京農商銀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專項服務方案》,啟動“百千工程、百日行動”專項服務競賽活動,進一步推動“百千工程”示范創建工作走深走實。逐村制定涵蓋信貸支持、資金結算、金融科技、“融智”支持、外部聯動等服務的專屬金融服務方案,為創建村提供針對性強、舉措務實的多元化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北京農商銀行已為60個“百千工程”創建村的相關主體提供信貸支持,覆蓋率達84.51%,向創建村內小微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客群提供貸款余額合計1.8億元;為62個創建村提供結算服務,服務覆蓋率達87.32%;為13個鄉鎮、35個村莊提供“銀農直聯”服務,為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確保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優化鄉村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胸懷“國之大者”,以金融活水澆灌種業振興。出臺《北京農商銀行支持種業振興金融服務方案》,強化種業園區建設和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種業企業經營、農業科技項目等領域的政策支持;加大與種業協會、農擔等第三方平臺溝通,亮相第三十屆北京種業大會并與種業協會、北京順鑫、三元種業、大偉嘉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提升服務質效;創新推出活體牲畜抵押、植物新品種權質押等新型擔保方式,落地全市首筆生豬活體抵押貸款、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貸款,聚焦育種、育苗及其他種植主體資金需求創新推出設施農業貸款,以金融力量助推種業產業鏈高效發展。截至目前,北京農商銀行支持種業企業30余家,累計發放設施農業領域貸款近4億元,有力推動首都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
建設服務新陣地,完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持續推進“濃情驛站”落地,目前已在11個區落地15家“濃情驛站”鄉村金融服務綜合體,涵蓋黨建、政務、商業、金融、民生等多元服務,致力打造助力基層治理的重要陣地、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服務平臺、宣傳當地歷史文化和特色資源的形象窗口,助力文明鄉風建設。以“濃情驛站”為陣地,推動“三信”工程建設和農戶建檔評級工作,將金融資源滴灌至鄉間,確保服務到人、到村、到網點。深度參與“數字京村”平臺建設,在“數字京村”平臺上線民生服務和信貸服務兩大板塊,進一步滲透融入鄉村治理,為生態搭建、營銷獲客提供抓手。
聚焦農民富
描繪務實篤行同心圓
北京農商銀行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工作價值和目標,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用心用情書寫人民群眾滿意“答卷”。
金融助力特色產業發展及農民增收。結合首都鄉村振興特色,北京農商銀行以特色農業、旅游業“雙管齊下”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精準聚焦“北京優農”金字招牌,創新“惠農快貸”“優農快貸”“市場經營貸”“板栗收購貸”“草莓貸”等一批特色產品,專門解決各區特色農業供、產、銷各環節經營主體的融資難題,提高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為農民可持續增收拓寬渠道。積極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專項出臺旅游戶貸款,滿足京郊精品民宿、民俗旅游戶新建和裝修改造中的資金需求,同步推進“青振京郊青選北京最美民宿”評選活動,助推懷柔、延慶、密云等旅游資源豐富的區域發展壯大旅游業。截至目前,北京農商銀行已累計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戶貸款資金近50億元,向169個旅游戶提供近1.4億元資金支持,帶領農民走上持續增收致富的發展之路。
金融助力首都“頭雁”帶頭人展翅高飛。該行聚焦北京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頭雁”培育工作,舉辦鄉村產業振興“頭雁”項目帶頭人交流座談會,5年來已通過特色產品支持頭雁項目帶頭人及其經營主體合計76戶、金額超3億元,覆蓋北京市“頭雁”總數的37.25%,充分為“頭雁”帶頭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支持。
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探索派駐復合型農村金融顧問機制。北京農商銀行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聚焦“黨建+鄉村振興”工作重點,在密云區、延慶區派駐“鄉村振興金融助理”78人,將金融服務延伸到村、交易場景搭建到村、培訓課堂下沉到村,有效破解農村發展人才短缺、產業升級融資難、集體經濟增收渠道窄等問題。在豐臺區派駐18名“金融副村長”,從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解決資金流瓶頸、提高人才振興軟實力、提升金融服務硬支撐四方面滿足政府需求,進村訪民情、入戶解民憂,田間謀良策、地頭送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力和“融智”支持。
(編輯 田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