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孫金霞
本報記者 余連斌
金秋時節,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農戶們種植的石榴紅了、葡萄沉了,柑橘也愈發甜蜜起來,新農人通過直播帶貨把來自云南的豐收滋味傳遞到五湖四海;昆明市呈貢區花卉拍賣中心成交量不斷攀升,這里的鮮花將飛赴遠方,讓來自云南的色彩裝點中華大好河山;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已滿一周年,它正用千年的沉淀和風土靜候遠方的客人……
在這萬紫千紅的豐收圖景背后,一直有因農而生、為農堅守的云南省農村信用社(以下簡稱“云南農信”)默默耕耘的身影。歲月更替,云南農信澆灌金融活水,滋養云嶺大地展現出勃勃生機。
賓川農商銀行客戶經理深入石榴種植園調研金融需求 云南農信供圖
流動資金貸款、“惠果通”“果e貸”及小額農貸等貸款產品組合策略是云南農信轄內賓川農商銀行精心策劃并靈活運用于支持當地石榴產業的高效金融服務方式。其依托“龍頭企業+協會+基地+農戶+會員”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精準培育行業重點龍頭企業的同時,把金融資源滴灌向廣大果農,有效助力石榴產業掙脫傳統農業的束縛,實現從品種優化、規模擴張到種植技術革新、銷售模式轉型的全面升級。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為賓川的鄉村振興之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還在這片熱土上繪就了一幅動心入情的“石榴紅”畫卷。
截至目前,賓川農商銀行超過1.14億元的信貸資金如同甘露般灑落,不僅緩解了石榴種植戶的資金之“渴”,還讓新技術、新品種在石榴園中生根發芽,綻放出“科技興果”的絢爛花朵。
云南農信轄內瀾滄農商銀行位于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內,為了守護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促進茶產業可持續發展,該行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前瞻性的金融服務理念,深度介入景邁山茶產業,成為推動當地茶文化傳承與茶產業發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和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工作及云茶產業蓬勃發展的堅實金融后盾。該行積極響應云南省委、省政府把高原特色農業當作云南的“芯片”產業來打造的要求,深入挖掘并發揮景邁山得天獨厚的資源潛力,通過不斷完善金融產品體系、優化金融服務質效,在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充分展現農信系統作為金融“主力軍”的擔當與作為。
在“云茶”產業發展中,云南農信不僅為茶農和茶企提供資金支持,還致力于構建一套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從茶園的基礎設施改造到現代化生產設備的升級換代,從茶葉加工技術的提升到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云南農信始終與茶農和茶企并肩作戰,提供定制化、精細化的金融解決方案,共同書寫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的輝煌篇章。
一直以來,云南農信聚焦云南省“1+10+3”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在“特”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支持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高原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建設,發揮云南農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的作用,加大金融供給力度,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云南農信依托不斷完善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聚焦糧食安全,全力滿足春耕備耕金融需求,大力支持重點特色產業發展,緊緊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在鄉村振興中打造越來越多的“農信樣板”,云南農信連續3年被評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優秀”單位。
截至2024年8月末,云南農信涉農貸款持續增長,涉農貸款余額為4468億元,占各項貸款比例58%。
(編輯 汪世軍 孫倩)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