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磊
近年來,山西太谷農商銀行立足地方、深耕縣域,始終堅守支農支小服務定位,充分發揮人緣、地緣優勢,積極發揮“鄉村振興主辦銀行”作用,以實際行動深耕普惠金融,傾力推動金融高效賦能鄉村振興,用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發展,為縣域客戶提供更深層次、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有力地助推了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走進山西鑫炳記食業股份有限公司,一股濃郁的餅香撲面而來,絲絲甜味沁人心脾。穿梭在古色古香的鑫炳記文化園內,能切身感受到鑫炳記幾代人的堅守和傳承、傳統技藝和現代文化的完美結合。
鑫炳記第四代傳人李炳成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2008年他接手鑫炳記時還是“手工作坊+店鋪”模式,他想進行機械化改造,通過更新設備、擴大規模、提升效率把鑫炳記產業做強做優做大,但迫于資金不足難以起步。恰逢當時山西全省正在開展“三千三百惠農工程”,他從太谷農商銀行的前身太谷農信社貸款10萬元購置了第一臺電烤爐。也正是在這10萬元資金的扶持下,鑫炳記開啟了全面轉型,短短一年時間,生產效率提升了,銷量也翻番了,生意越來越好。
2011年,接力棒傳到第五代傳人李俊偉手中,他秉承“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晉商精神,從研發創新品種、引進先進技術到拓寬銷售渠道,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將鑫炳記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產能也大幅提升。2023年,鑫炳記的產能飆升至5000噸,目前鑫炳記系列產品不但占領了太谷區一半以上市場,更是銷往全國各地。鑫炳記還投資興建了集晉商文化宣傳、太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旅游餐飲及DIY體驗于一體的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園區,形成“將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優勢,實現經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太谷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從小小的“鑫炳記糕點鋪”發展到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旅游參觀于一體的山西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園,太谷農商銀行既是見證者,更是助推者。從2019年的300萬元授信到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950萬元授信的追加,太谷農商銀行專題研究、專人跟進、制定專項服務方案,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擴大規模、延伸鏈條,解決其發展過程中的堵點、難點,為鑫炳記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24年初,太谷農商銀行又為其提供2000萬元授信,支持其探索“生產加工+文旅體驗”發展模式,同時積極助力企業“破圈”發力,拓展線上渠道,如今電商銷量已占據其總銷量的2/3。
信貸支持鑫炳記的發展,只是太谷農商銀行支持地方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2024年以來,太谷農商銀行發力普惠金融,聚焦小微實體經濟需求,傾斜政策、加大資金投放數量、跟進服務,多渠道激活中小微實體經營活力。該行結合實際情況,加大1000萬元以下的貸款投放力度,針對16類4.5萬戶重點名單客戶進行再梳理、再分析,分行業、分批次、分層級開展走訪調查,實地了解企業金融需求及經營情況,高效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專業化、精準化服務。2024年上半年,太谷農商銀行累計走訪小微實體客戶1.2萬戶,拓展新增小微客戶109戶。
立足區域發展規劃,太谷農商銀行將信貸資金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傾斜,針對醫療、教育、瑪鋼、餐飲等行業,逐項與有關部門主動對接,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優化信貸資源供給,通過深化政銀企合作,完善常態化走訪對接機制,讓普惠金融政策直達小微實體,多方協同發力,賦能小微企業發展。
該行聚焦專精特新、規上企業及小微商戶經營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及時給予優化性意見建議,為企業量身定制專項融資方案,創新推出產業貸、誠易貸、惠商貸等系列金融產品,將“1+N”服務模式融入企業生產、經營、銷售等各環節,通過綜合式營銷、全鏈條支持、全流程服務,為小微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通訊員馬利芳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孫倩)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